中国食品网微信账号
微信扫描,添加关注
展开

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食品资讯 » 热点新闻

正文

“毒沙姜”流入市场涉案上百万元,警方抓获6人

发布日期:2025-03-11  来源:澎湃新闻   浏览次数:582

中国食品网讯

近期,四川雅安警方破获一起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案件,查扣大量含二氧化硫的山柰(又名“沙姜”)。

3月1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雅安市天全县公安局了解到,该县市监部门在一商店内发现问题山柰之后,天全县公安局民警顺藤摸瓜,一路追查至广西境内,查扣涉案山柰2100公斤,抓获犯罪嫌疑人6名,涉案金额100余万元。

据天全县公安局民警吴泽鑫介绍,长期使用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的山柰,可能导致过敏,引发呼吸困难、腹泻、呕吐等症状,对大脑及其他组织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对人体健康带来巨大风险隐患。

该案线索来自天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一次食品安全专项抽查。吴泽鑫告诉澎湃新闻,2024年4月08日,天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地一家商店销售的山柰等进行食品安全专项抽检,经成都市华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检测:天全县老朱商店销售的山柰中检出二氧化硫残留量为0.810g/kg,按照GB2760-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其销售的山柰中不得检出二氧化硫残留的要求。2024年10月09日,天全县局经审查后认为该案符合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立案侦查。

据天全县公安局经侦查明:涉案商店销售的含硫山柰是从成都宋某某手中购买。2024年10月22日,该局民警前往成都将犯罪嫌疑人宋某某抓获。据宋某某供述,其销售的有硫山柰是从广西玉林市张某某、黎某某处购买,他再将这些山柰销售到雅安雨城、天全县、汉源县等地。

吴泽鑫告诉澎湃新闻,这些山柰都是张某某、黎某某等人通过自家作坊熏制的,主要是为了保存更长久。下游的进货商都知道这些山柰含硫,甚至“明确要求要含硫沙姜”。

吴泽鑫介绍,本案中的犯罪嫌疑人长期从事相关行业,涉及生产、销售多环节,层级复杂、涉及人员众多,遍布四川、广西多个省份,其社会危害程度不容小歔。

10月27日-10月30日,专案组组织警力前往广西玉林市将犯罪嫌疑人张某某、黎某某、吴某某抓获,并于近日抓获天全籍嫌疑人李某某、曾某某2人,扣押涉案物品山柰2100公斤。

目前,该案已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其中逮捕1人,取保候审5人,涉案金额100余万元。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相关机构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