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深度观察 » 点食成经

正文

我国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讨论

发布日期:2012-07-16  浏览次数:5932

追溯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整个供应链内,作为沟通工具和提供信息的工具。这些信息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因此,可从维护食品消费者权益、加快食品企业壮大与成长、促进食品行业发展三个方面分别阐述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中国食品网讯:    当前我国在整个食品生产过程中应用自动追溯系统的实例仍寥寥无几,而更多的是仅仅局限于零售结算环节的跟踪与追溯,远未在食品供应链的全过程应用,全程可跟踪供应链尚未形成。这说明国内食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已迫在眉睫,并且存在着巨大的发展与利用空间,值得更多的相关部门与企业参与其中,投入更多的资金、人力与物力来搭建全面、高效、便捷的食品食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进而确保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加快食品企业的良性、快速发展,促进食品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追溯系统最重要的功能是在整个供应链内,作为沟通工具和提供信息的工具。这些信息具有非常广泛的用途。因此,可从维护食品消费者权益、加快食品企业壮大与成长、促进食品行业发展三个方面分别阐述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与意义。

  1.有利于全面保护食品消费者的知情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完善,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的消费习惯发生显著变化,对食品有数量需求变为质量需求。经济发展带来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更因经济利益驱动使得部分食品生产商降低食品生产成本,在动植物生长期为缩短其生长周期而采用一些国家禁止的农药与激素,在食品整个产业链生产过程中降低技术标准等,使得当今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可追溯食品的RFID电子标签可提供链条监管和存储的信息,以确保货物的安全和新鲜。从食品种植养殖及生产加工环节开始加贴,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跟踪和追溯,包括运输、包装、分装、销售等流转过程中的全部信息,如生产基地、加工企业、配送企业等都能通过电子标签在数据库中查到。这使得消费者对于食品本身的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具体状况一目了然,增强了信息的可靠性和透明度,保护了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成为解决食品质量安全和提高环境保护能力的最佳选择。

  2.有利于加快食品企业的壮大与成长

  现代食品行业的竞争异常残酷激烈,只有具备科学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企业才能经得起大风大浪。一旦管理不善,出现食品安全事件,轻则承受巨大的经济损失,重则伤害品牌,甚至威胁到企业的立身之本。这使得既贯穿企业生产与流通环节,又能覆盖对外经销商与用户的食品追溯系统建设应运而生。

  食品追溯系统建设成功后,企业可通过实施生产线赋码、TTS双向追踪追溯、WMS仓库管理系统等基于企业的智能化追溯平台,实现对生产环节追溯与销售流向追溯、产品物流管理与防窜货管理,最终提高产品的生产、库存与分销的效率,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在防伪、防窜货、消费者、质量追溯等方面,企业也掌握了主动权,实现了统一管理与实时掌控。这使得企业在不增加营收的情况下,有效降低了总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既确保了自身产品的高品质,又能够实现强力打击假冒伪劣,保持了领先的竞争优势。

[pagebreak]

  同时,当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时,在追溯系统中,企业可以通过对信息的追溯来找到问题的根源和起因,阻止问题出现并防止其再次发生,将企业的经济损失、信誉损失降低到最小范围。而部分企业的出口市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出口规模难有较大提升,也可通过食品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应对欧盟及西方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追溯贸易制度,快速适应食品追溯的国际规则,深入拓展国际传统贸易伙伴市场。

  3.有利于促进食品行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的食品安全控制体系,形成各类食品企业生产销售的闭环生产。这有利于食品生产和安全监管部门实施不安全食品召回和食品原产地追溯,促进企业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加强销售环节监管,并对上游形成倒逼机制,迫使企业重视食品安全管理。这也促使食品行业彻底实施食品的源头追踪以及在食品供应链中提供完全透明度的能力,以保证向社会提供优质的放心食品。

  通过食品追溯系统的建设,可解决因为油污、潮湿等原因造成的对条码的损坏而不能准确读出数据的问题,不仅可以追溯养殖与加工业的疫病与污染问题,还可以追溯养殖过程中滥用药、加工过程中超范围超限量使用添加剂,改变以往对食品质量安全管理只侧重于生产后的控制,而忽视生产中预防控制现象,完善食品加工技术规程、卫生规范以及生产中认证的标准,带动行业的整体进步,全面提升我国食品行业的水平。同时,也可提高食品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保护食品贸易,提高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企业管理和食品供应物流链管理的水平,从而促进食品行业的整体长远、快速发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