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深度观察 » 课题研究

正文

那些扯淡的食疗偏方 黑木耳可治脑血栓?

发布日期:2012-07-16  来源:北京科技报   浏览次数:22510

食疗偏方越来越有市场,这条路并非正道。黑木耳多糖亦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木耳菌丝体酸提取物等一些物质也能够起到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也就是这样的原因,黑木耳对预防脑血栓具有一定的作用。

中国食品网讯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注重自我养生保健,『食疗偏方』也越来越有市场。其实,论名字,这『偏方』二字倒很客观。它已经明确地告诉食客,这条路并非正道。

  但是,医食同源的思想在中国深入人心,这不仅和中医药有关,更和如今依然不发达的医疗体系以及社会公众科学素养普遍不高有很大关系。

  端午时节,湖南长沙一名姓黄的男子在杀鱼时,将鱼胆取出、生吞了下去。不一会儿,这名男子出现了肚子痛、呕吐的症状,到医院检查才知道,他的肝、肾、心脏已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功能衰竭。在经过催吐、洗胃、导泻、血液透析之后,中毒的男子才算转危为安。

  这名男子之所以生吃鱼胆,只是缘起坊间有传“吃鱼胆明目补身”。

  鱼胆治病,在中医的典籍中是有过记载的。医书《证治准绳》认为,鱼胆作为一味中药,可以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止痛。《食疗本草》也认为鱼胆可以“治喉闭”。不过,当鱼胆治病的“偏方”在坊间流传开来,更多的人却不知道,鱼胆入药有太多的忌讳,鱼胆剧毒,误食很少的一点也会让人丧命。

  “鱼胆入药,不仅是分种类的,而且在量上也有着极其严格的控制。”天津中医院主任医师郭兰声说。

  据了解,青鱼、草鱼、鲈鱼、鲤鱼等淡水鱼的胆中,含有很强的胆汁毒素,即使经过了加热也不容易被破坏。因此生吞也好、熟食也罢,都极有可能导致中毒。鱼胆引起中毒的量非常低,对成年人来说,一次误食了超过2.5克的鱼胆,就可能出现中毒反应。急性中毒可能在摄入鱼胆之后的短短半个小时左右,就会出现类似于急性胃肠炎的症状。而鱼胆在入药的时候,也是需要与其他的药材混合后外用的。

  因为迷信坊间“偏方”,类似的险剧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

  “俗话说,‘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这些毒素可不是人工合成的,都是纯天然的。在生活中,人们需要注意的毒性成分实在太多了。发芽的土豆、采摘的毒蘑菇、一些野生的河鱼,每到相应的季节,几乎都有引起中毒的事例发生。”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告诉记者,很多人对一些加工的食品战战兢兢、非常胆小,但因为缺乏正确的认知,对一些真正有害的食品却十分胆大,甚至不假思索地就尝试网上一些养生之法。

  比如,发芽的土豆有毒,芽孔的周围会含有大量的龙葵素。它是一种神经毒素,可以抑制呼吸中枢。目前在食品加工中,用一些化学处理或辐照的方法等,就可以让土豆不再发芽;这样的方法在全世界的很多国家都在使用。但对此,一些一知半解的人们又会心生疑虑:经过了化学处理和辐照的,会不会影响身体呢?殊不知,处理过的土豆没有毒,而土豆不经处理一旦发了芽,就有毒了。

  也许,愿意接受经验之谈,是人们在生活中最常发生的。而恰恰也成为民间一些偏方得以流传开来的源头。人们不加辨识地或接纳、或扩散,为“偏方”的传播提供了温床。

  今年3月,重庆的一位老人为了止住7岁孙子的腹痛,找来“偏方”涂抹在男孩的腹部,并细心地进行了推拿。第二天,孩子的腹部出现了大块的皮肤溃烂、并且出现了惊厥、浅昏迷,不得不到医院的神经内科治疗,医生诊断发现是有机磷中毒。

  就在几年之前,发生在广东的一例“偏方治病”更是骇人,一度震惊了医疗与法律二界。一对夫妻因为相信多年之前听说的“人肉治病”,盗挖邻居死婴的尸体、煲汤给9岁的侄儿,最后以侮辱尸体罪入狱。[pagebreak]

  食疗偏方的真相

  借助着网络在传播上的力量,如今,新一轮的“偏方风暴”正在袭来,与人们越来越多地关注健康、养生相契合,它们中的很多与“食补”相关。其中,正广为流传的一个叫做“中医饮食顺口溜”,内容是:海带可以治甲亢、番茄补血助容颜,莲藕除烦解酒妙、韭菜补肾暖膝腰……但是,这些流传甚广的食疗偏方,它们的疗效究竟是真是假呢?

  吃海带能治疗甲亢

  现在我们如果在网上查找“甲亢食疗”,马上就可以搜索到许多以海带、紫菜、海藻、海蜇等含大量碘的中药或食品为主的食疗方法。很多人以为只要常吃海带等这些大量含碘的食材,就可以治疗甲亢。

  海藻类的碘含量非常惊人,例如海带,每100 克含碘42710微克、海藻每100克含碘5700微克,因此,大量进食这些海藻类食品很容易造成碘过量。因为成年人每天只需要150~200微克碘,而碘过量不但可以引起 “碘致甲亢”,还会使普通甲亢的病情加重,因此限制碘摄入是甲亢治疗中的重要原则。此外,碘虽能抑制甲状腺素的释放,但不能抑制甲状腺素的合成,长期食用碘,反而于甲亢不利。

  莲藕除烦解酒妙

  从生理和化学的角度讲,莲藕与解酒之关联,并没有“说得清、道得明”的关系。只是在民间流传着“莲藕解酒”这一个说法。

  在古代,莲藕也可入药。中医认为,莲藕可以止血而不留瘀。科学实验证明,莲藕中含有大量的单宁酸,具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莲藕含有的黏液蛋白、膳食纤维,能与人体内的胆酸盐、食物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结合,使其从粪便中排出,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而它所含的鞣质,有助于消化。

  不过现在,中药里使用莲藕的情况,已经少之又少了。“莲藕解酒”只是传说,谁也不会在喝酒之后吃上一些莲藕,就胆敢冒险开车上路。也许吃上一点莲藕会让喝了酒的胃,稍微舒服一点,但要将它的作用上升到“解酒”的程度,就实在有些言重了。

  牛奶炖香菇,鼻炎易治

  有网友发了这样一条微博,即“妈妈做的牛奶炖香菇,只喝了2次,鼻炎就好了。”此后的四天内,原微博“神奇”地被转了4万多次,引起了极大的关注。

  香菇中含不饱和脂肪酸比较高,还含有大量的可转变为维生素D的麦角甾醇和菌甾醇,对于增强人体抵抗力和预防感冒有良好效果。由于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和感冒初期很相似,鼻腔中一些区域受到刺激而产生的炎症,都称为鼻炎。

  鼻炎中最常见的是过敏性鼻炎,而诱发过敏性鼻炎的过敏原有很多,有些是螨虫,有些是霉菌,还有的是花粉,另外还有些患者接触动物,也可能引起过敏。另外有一种过敏原是“食入性”的,而牛奶、蛋类、鱼虾、肉类等一些高蛋白的食物,也可能会成为过敏性鼻炎的致病因素。所以,牛奶对于某些人群来说,可能还会加重鼻炎病情。

  临床上从未有过食疗治愈鼻炎的权威报道,所以,食用香菇牛奶这个方法“不靠谱”。[pagebreak]

  番茄补血助容颜

  番茄一直是餐桌上的神奇之物,一个原因是它富有诱惑力的外观,另一个因素则是它丰富的营养。科学研究证明,番茄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A、维生素B族,以及蛋白质、叶酸、钾、钠、钙、镁、铁、锌等多种物质。

  作为一种天然的食物,吃一些番茄对身体肯定是有益无害,但如果贫血的人指望着吃番茄可以治病,这就不现实了。“番茄补血助容颜”这一说法实际上并没有对相信它的人承诺什么,更像是一个心理安慰,有些类似于夸大宣传。虽然番茄有一定量的铁,但含量非常少。如果认为番茄补血,每天就只吃番茄了,那么摄入的营养素就会不均衡。所以,“番茄补血助容颜”并不严谨,而且会误导公众。

  韭菜、山药可补肾

  从药性上讲,在中医的临床上,山药还是更多地被用来健脾,这是它的主要作用。

  如果脾脏受到损伤、脾虚的话,就容易让体内水分的比例变高,出现浮肿、小便不利、不愿意吃东西等等。一般来说,脾脏和肾脏有着相互补充的作用。因此,山药是通过健脾、和胃、养肺的作用,从而实现了补肾。山药中的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对消化系统的吸收功能十分有利;它含有的皂甙、黏液蛋白等,可以润滑肺部、降低血糖,阻止血脂在血管壁沉淀。

  韭菜在过去也被用在中药中。它散发着独特的辛香,这是因为它含有挥发性的硫化丙烯。这使韭菜被认为有助于增进食欲和消化功能。除了硫化物与挥发油,韭菜还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维生素C等。韭汁也对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不过现在,韭菜已经不入药了。它曾被认为有“补肾阳”的作用,但现在发现,它并无壮阳的成分,补肾的作用微乎其微。这就好比用山药来补肾一样,在使用中不会作为主药,而只是一种配属性的药剂。

  在经历了几千年的使用之后,一些作用微弱、效果不太明显的传统草药,虽然还能在药书上看见,但临床已很少使用、逐渐被淘汰了。

  艾叶熏蒸治偏头痛

  “将端午节采集回来的艾叶一把,放在锅内烧开,煮20分钟后端下,趁热用布蒙住头进行熏蒸。水凉了之后再放在火上烧,每次熏两遍,每天熏两次,一个星期后可痊愈。”这是网上流传的一个治疗偏头痛的方子,不过与“吃山药”不同,这个方子一旦使用不当,可能会带来非常危险的后果。

  头痛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有一部分头痛,比如,受寒引起的脑血管痉挛等,可以使用艾叶来熏蒸。这是因为作为一味中药,艾叶含有挥发油,在药性上有温经、止痛、通络的作用,所以它可以解决一部分偏头痛的问题。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艾叶熏蒸”对所有的偏头痛都会有作用;这种方法对一些头痛甚至会适得其反。比如,对上火引起的头痛和高血压头痛,就肯定会产生副作用,甚至给病人带来危险。所以,不管用什么样的药,只要是出于治疗的目的,就一定要通过大夫的诊疗,切不可偏听偏信、擅自使用。[pagebreak]

  芹菜能治高血压

  芹菜含有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A、C、P、叶酸、胡萝卜素及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近些年,芹菜能够治疗高血压疾病的说法颇为流行,甚至有人将其功效等同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似乎只要常吃芹菜高血压患者就能够康复。

  芹菜中的芹菜素和钾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降血压作用,但是常吃芹菜只能是预防高血压以及对高血压有一些辅助治疗作用。如果是患了高血压病,指望吃芹菜能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这并不现实,目前医学界也没有因吃芹菜把高血压治好的案例。

  因此,虽然芹菜等一些蔬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但不应该过于迷信它们,食疗毕竟只是辅助手段,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单纯使用改善膳食营养的方法例如多吃芹菜来治疗肯定不行,治疗中只有以药物为主,食疗为辅,药物和食物结合起来,才能起到比较明显的疗效。

  菜花可以治癌症

  目前菜花的食疗作用被传言最普遍的就是它的防癌抗癌的功效,很多人认为菜花含维生素C较多,比大白菜、番茄、芹菜都高,其在防治胃癌、乳腺癌方面效果尤佳。

  研究表明,患胃癌时人体血清硒的水平明显下降,胃液中的维C浓度也显著低于正常人,而菜花不但能给人补充一定量的硒和维C,同时也能供给丰富的胡萝卜素,从而起到阻止癌前病变细胞形成的作用,抑制癌肿生长。据美国营养学家研究,菜花内还有多种吲哚衍生物,此化合物有降低人体内雌激素水平的作用,可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此外,菜花中提取的一种酶能预防癌症,这种物质叫萝卜子素,有提高致癌物解毒酶活性的作用。

  也正是这些因素,很多人将菜花当成了防癌、抗癌的黄金食品。但是目前,在肿瘤学界还没有因常吃菜花将癌症治好的案例,肿瘤的发生和治疗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吃菜花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将其作用神化就不科学了。

  端午节喝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含硫、含砷的矿石,不会溶解在水中。如果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雄黄在空气中可以被氧化为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人们熟知的剧毒物质——砒霜。

  雄黄本身就具有毒性。中医在使用这些具有毒性的药剂时,非常严格。对一味药来说,一天能使用多少剂量、可以连续使用多长时间,在剂量上都有严格的规定。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一天可以摄入0.1~0.3克左右的雄黄。这个剂量是非常小的,放在雄黄酒中,也就是可以略为显示出一点点颜色。

  如果摄入的雄黄过量,往往会造成肝、肾的损伤。肝功能受到影响的一个体现,就是转氨酶升高;肾脏受到伤害,会表现为小便不畅、身体水肿。雄黄引起的中毒,以慢性居多。一般会在摄入雄黄后的3~4天出现症状,如果摄入量较多,也会在隔天就出现症状,这取决于摄入量的多少。摄入越多,反应发生越快;量比较多时,甚至会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昏迷、呕吐、腹痛等一系列的症状。[pagebreak]

  猪蹄能治艾滋病、肿瘤、尘肺?

  网络上有人声称,吃猪蹄对艾滋病、肿瘤、尘肺等疾病有治疗效果,猪蹄汤和黄芪水也被视为救人续命的良方。但无论是从中医书籍、历史文献中,还是现实案例中,从来没有猪蹄可以治疗艾滋病、肿瘤、尘肺等疾病的记载。

  艾滋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发现的,而肿瘤、尘肺是被公认的世界难题,这三大类疾病目前也是严重威胁人的生命的重大疾病,截止到目前,在世界医学范围内,都还没有找到良好的解决办法,说猪蹄能解决世界性医学难题,显然是太夸张了。

  猪蹄仅仅是一种普通的肉类食品,对于生病的人来说,适当吃一些猪蹄可有利于组织细胞正常生理的恢复,加速新陈代谢,延缓机体衰老。但猪蹄中也含有很多脂肪,因此要控制食用量。

  黑木耳可治脑血栓

  脑血栓是威胁人类健康乃至生命的严重脑血管疾病,如果脑动脉出现粥样硬化和血管壁斑块等一些症状,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就容易形成血栓。

  研究发现,黑木耳多糖亦有很强的抗凝血活性,木耳菌丝体酸提取物等一些物质也能够起到抗血小板凝聚的作用。也就是这样的原因,黑木耳对预防脑血栓具有一定的作用。另外,由于黑木耳中的胶质可把残留在人体消化系统内的灰尘、杂质吸附集中起来排出体外,从而起到清胃涤肠的作用,因此人们也将黑木耳当做人体的清道夫。

  但是,像黑木耳这类食材在疾病治疗方面只能是一个辅助作用,如果脑血栓患者指望只吃木耳治好脑血栓,这并不现实,治疗脑血栓还是要依靠一些专门治疗脑血栓的药物。

  点评专家:

  石远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内科主任

  郑建仙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教授

  范志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

  王宜北京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

  王兴国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营养师

  郭海英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养生康复教研室主任

  杨明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

  郭喜军河北省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郭兰声天津中医院主任医师[pagebreak]

  食疗为何如此火爆?

  尽管目前社会上的很多食疗方案在治病救人上十分不靠谱,有的甚至还和现代医学相违背,但是依旧有着庞大的市场,一些相关的书籍和电视讲座也是层出不穷。在深层次上,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医食同源”的思想深入人心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李里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中医药学历来有“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的理论,而这种观念在原始社会就开始逐步形成,那时人们在采集食物的过程中,经过不断尝试逐渐得出了食物也可以治病的认识,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就是最为典型的一个例子。

  在《诗经》中,甚至还有食“可以疗饥”的句子,因为当时人们已经将饥饿当成了一种疾病,而其合适的解决办法就是合理补充食物。

  “食疗之所以在中国深入人心,这和中医药有很大的关系,中医药主要是来自天然的药材,在中国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医药为治病救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国古代医食同源,有很多东西既是药物又是食物,这些东西在中医上的一些记载也就为食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素材来源。”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教授郑建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和中医一样,食疗的很多方法并没有科学的论证,这样就导致食疗的一些方法也是好坏杂陈,良莠不齐,也就出现了很多不靠谱的食疗方法。

  中国是世界上最迷信食疗的国家

  郑建仙说,食疗是中国人的传统,在我国历史悠久。我国的食疗养生从现有资料估计,距今至少已有3000年以上的历史。

  “在中国古代医学技术不发达的情况下,与中医药一样,食疗一直是被很多人所常用的治病方法,由于在民间的代代相传,直到现在,中国依旧是世界上最迷信食疗的国家。”

  最近一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越来越注重自我养生保健,这样食疗也就更有了市场,尽管很多食疗方案在治病救人方面并不靠谱,但是在经过很多人的宣传以后,越来越多的人也就相信了。

  这里面至关重要的一点是有很多人并不是专业的医学专家,也不是专门从事营养学研究的营养学专家,很多人对医学和营养学都是一知半解,他们的很多东西都是来自中国一些古代医书的记载,但是我们的很多古代医学、食疗学方法并没有严格的科学验证,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很多食疗方案已经被证实并不靠谱。而到了互联网时代,网络通信更加发达,以讹传讹的一些食疗方案就传得更加广泛了。[pagebreak]

  经济利益下的推波助澜

  “现在很多人将食疗和现代营养学混为一谈,实际上它们并不是一回事,尽管在很多方面它们有交叉的地方。”郑建仙告诉记者,在现代营养学和食疗两个概念中,前者强调的是科学进行营养和膳食,从而达到维护或者恢复人体健康的目的,而后者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和中医一样,它主要是来自古代养生和民间经验的一些总结。

  郑建仙说,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中医也在发展中不断寻找和验证自身的科学性,并对古代医书上的一些验方进行科学性取舍,其中有不少不合理﹑不科学的方子已经不再被比较严谨的中医专家使用,食疗虽然是中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在已经很少有中医从科学的角度去仔细研究食疗的一些方子。而在另外一个方面,专门进行营养学研究的营养学专家也是专门从科学营养以及膳食平衡的角度去关注人体的营养及饮食健康。在这样的局面下,食疗往往就成了被专业研究人员忽视的一个区域。

  但是在现实中,由于食疗有着巨大的历史文化背景,传扬食疗有着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了迎合人们的需要,很多医学方面半路出家的人也就浮现出来,他们著书立说,到处胡说一气,也胡写了一些根本就不靠谱的食疗方法。

  对医疗体制失望导致食疗火爆

  在郑建仙看来,现在社会上出现众多不靠谱的食疗方案或者鼓吹这些食疗方案的人与现在一些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各种疾病层出不穷,而在另外一个方面,医疗的社会保障却并不令人满意,看病贵看病难始终是很多老百姓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往往为了治疗一种疾病,几乎就要倾家荡产。治疗一些日常小毛病,只要进了医院,一般也要花费数百元甚至上千元。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医药不分家,多开药﹑开贵药医生可以拿到不错的提成,这都无形中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也增加的他们对医生的不信任感。

  另外一方面,一些在民间存在或者被很多人所流传的食疗方法却简单方便,因此很多老百姓愿意采用一些食疗方法,尽管其效果在很多时候并不令人满意。

  “如果我们的医疗体系十分完善,老百姓都能够十分方便﹑廉价地看病就医,众多不靠谱的食疗方案就没这样火爆了。”郑建仙说。

  规范化﹑科学化缺少机制保障

  李里特表示,我国的众多食疗方法来自于漫长历史时期经验的总结,尽管存在很多非科学的成分,但是有很多在医学和营养学上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由于在防治一些慢性病方面会有一些积极的作用,其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问题是,目前食疗偏方都是鱼龙混杂,真伪难辨。

  那有没有可能通过研究的方法去伪存真,将众多完全靠谱的一些食疗方法总结出来呢?李里特说,从理论上说,有这样的可能性,但是在现实中却存在很大的操作难度。

  “目前我们的一些研究,要么是来自国家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的资金支持,要么是来自于企业的委托或者赞助,但是由于在科研上和经济方面都不存在巨大的价值,没有人愿意资助专门从科学角度进行食疗方法的深入研究,在这样的情况下,规范我国混乱的食疗局面存在较大的难度。”李里特说。[pagebreak]

  究竟该如何科学进补

  事实上,没有什么食品会像灵丹妙药一样,治病救人、立竿见影。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食品专家范志红认为,应该小心那些不设前提不计分量过分夸大食物功用的所谓健康信息。

  “食物与药的区别,就在于食物能经常吃,让身体发生改变的能力比较弱。要不然,将一种食物吃上几天,正常人岂不是会变成不正常的状态?”范志红说,很多在网上流传的所谓“科学饮食”的段子,其实很误导公众。如果把“食补”当作治病的药方来迷信,就非常不可取了。

  在饮食上,人们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自己的身体状况是否适合某一种食品。比如,有一些人天生就会对羊肉过敏。网上一些有关“进补”、“食疗”、“食物相克”的偏方,无非是坊间流传的、甚至还有待验证的养生之法。其中的一些,往往以偏概全,以个例的现象让人们忽略了很多饮食上具有规律性的内容。其实,同一类食物在供给人体的营养素上,是具有共性的。

  天津中医院的主任医师郭兰声,每天都会接诊一些因为胡乱“进补”而引发疾病的患者。面对这些“补”出毛病的患者,郭兰声总会一再强调自己的几个建议:“没病不要随便补;弄清欠缺再进补;不要擅自选补品;补品可不长期吃”。

  “这就是我对人们时下‘进补’的一个基本观点;食疗也是如此。”郭兰声告诉记者,“食补”中既然是“补”,就说明有“亏”的地方、有不足之处。因此,进“补”之前首先要知道的就是身体哪儿不足,这非常重要。如果需要“补”,那么要“补”到什么程度、用多少的剂量、“补”多长的时间,无论通过饮食还是传统的中药,都需要向专业的大夫进行咨询。

  对于一些网传的“偏方”首先人们就要有自我判断的意识;要弄清楚它针对的是什么、有什么功能、会产生什么副作用、适用于什么人群。这些“偏方”所言的功效,几乎都没有经过临床上的验证;不仅如此,在网传的过程中,它的作用甚至会被不断地放大。因此,人们切不可在生活中盲目相信、照抄照搬。专家提醒公众,没病不要乱吃药;一旦生病了需要赶紧到正规的医院去就诊,不要把小病攒成大病,更不要因为盲信“偏方”而贻误了病情。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