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深度观察 » 点食成经

正文

“染菌”又见“染菌”! 且慢惊慌(图)

发布日期:2012-04-05  来源:河南食品网   浏览次数:2500

  核心阅读:“思念”、“三全”身陷“染菌”门,也许他们的产品没有想象中的危险。但是,“三全”、“思念”,发现问题之后,隐而不报,没有积极处理解决,却是对消费者大大的不负责。

中国食品网讯

“染菌”又见“染菌”!  且慢惊慌

  “思念”水饺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掀起的风波还未淡去,“三全”水饺又被曝部分水饺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消费者原本就积弱不堪的信任脊梁,在媒体轮番的报道之下,轰然垮塌。连番爆料的“染菌”事件,让消费者认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同时,也让卫生部发布的速冻米面新国标(该标准尚处于征求意见之中)备受指摘。

  那么,金黄色葡萄球菌真的那么可怕吗?新国标关于放宽“生制品的微生物限量”的规定是否合理呢?

  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 水饺检出并不可怕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菌,空气、水、灰尘、以及五谷轮回之物中均可发现它们的踪迹。金黄色葡萄球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37℃,人体对于它们来说是趋近于“天堂”的存在,人体的皮肤、口鼻、甚至咽喉都能为它们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金黄色葡萄球菌号称“嗜肉菌”,是人类重要的病原菌之一,可引起多种感染。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有报告称,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占第二位,仅次于大肠杆菌。

  既然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布如此之广,危害如此之大,为何笔者还要说'“检出并不可怕”呢?

  其实,健康的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如果身体健康、免疫健全,我们是可以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安全共处的,即使吃下含有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食物,也不会对我们造成危害。金黄色葡萄球菌相当不耐热,超过70℃加热数分钟,它们便死伤殆尽了,如果是煮饺子那样的高温,它们绝对是坚持不住的。而且,金黄色葡萄球菌本身是不会导致食物中毒的,真正的罪魁是细菌产生的肠毒素,和怕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相比,肠毒素就坚强多了,它们能在100℃的高温下坚持30分钟以上,但是,肠毒素要达到致病剂量需要金黄色葡萄球菌大量繁殖才行。诸如速冻水饺之类的冷冻食品,如果保存在规定的零下18℃的环境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和肠毒素的产生都会受到有效的抑制,基本处于停止状态。

  所以,检出还有少量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速冻食品并不一定是危险的,当然,未检出该菌的食品也并不一定是安全的。

  要想避免金黄色葡萄球菌带来的危害,还是要充分加热食物,保持环境的整洁,注意个人卫生。

  新国标并非倒退 而是更加合理

  新国标放宽“生制品的微生物限量”的规定,一直备受争议,有人说这是“国标倒退”,其实不然。

  国家标准作为一种具有法律效力的强制性标准,在制定之时,必然要考虑到某一规定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现行国家标准GB19295-2003《速冻预包装面米食品卫生标准》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不得检出”的规定就过于严苛。速冻米面制品,作为一种生制品,使用之前需要高温加热,足以杀死金黄色葡萄球菌,而且,速冻制品需保存在-18℃的环境中,该温度下细菌难以滋生。倘若速冻食品不可检出,那我们平日食用的其他生制品情何以堪呢?试想,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我们使用的蔬菜和水果之上均能检出,那么,我们是否就要放弃蔬菜、远离水果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消费者,尤其是被食品安全问题困扰的中国消费者,总是期望食品“绝对安全”,但是这往往是不现实的。倘若我们一味的要求尽善尽美,求全责备,必然会推高食品的生产成本,这些成本最终会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过犹不及的道理,相信大家都懂。看看超市里价格昂贵的有机蔬菜吧,那便是很好的例子。

  “思念”、“三全”身陷“染菌”门,也许他们的产品没有想象中的危险。但是,“三全”、“思念”,发现问题之后,隐而不报,没有积极处理解决,却是对消费者大大的不负责。也暴露出了两巨头的危机处理机制的缺陷。现行国标不允许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在没有新规则取代它之前,还是要照章办事。这是对消费者负责,也是对企业自己负责。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