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深度观察 » 点食成经

正文

漫谈历史上那些“非主流”吃家

发布日期:2012-04-05  来源:河南食品网   浏览次数:2709

  核心阅读:和普通人比起来,这些大人物可真算是“非主流”吃家。但古人又说,必非常之人,才能为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可见这些成功人士并不是成功了才“非主流”的,而是“非主流”了才成功的。

中国食品网讯

  俗话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便是吃饭这么简单平常的事,也有些人和普通人不同。要知道历史上有哪些“非主流”吃家,且听我一一道来!

  猛——樊哙

  秦末时,鸿门宴上,项庄舞剑以谋沛公,樊哙闯进大帐,怒视项羽,头发上指,眼眶睁裂,项羽赐其一斗酒,樊哙眉都没皱,一饮而尽;项羽又赐生猪肉,樊哙眼也不眨,张嘴就吃。项羽这与万人敌的西楚霸王,也不由地赞叹:壮士!可知其猛。

  多——廉颇

  战国时,赵连败于秦,赵王便想起用廉颇,又恐其老不堪用,于是派人探望,廉颇一餐就吃了一斗米、十斤肉。要知道,武侠小说里那些正当壮年又力大无穷的大侠,马上颠簸半天之后大多也只是要“半斤女儿红,两斤熟牛肉”,廉颇这个老人一顿顶他们两天的!

  不过廉颇最终没被起用,因为赵王的使者受了贿赂,回报时说:“廉将军虽然老了,还吃得很多,不过毕竟老了,一会儿就上了三回厕所!”可惜!

  奢——何曾

  晋朝腐败,宰相何曾有次对家人说:“我朝刚刚创立,应该朝气蓬勃才是,可官员们每次在一起都说吃喝,从不谈国事,危险啊。”可就是这个何曾,一天伙食费一万钱,还抱怨饭菜难吃没法下筷子。按当时的物价水平,一万钱足够一千个人吃一个月,所以他吃得之奢侈是多么惊人!

  精——孔子

  《论语》上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即粮食舂得越精越好,肉切得越细越好。只这一句,圣人对吃的讲究便跃然纸上了。当时是乱世,孔子本人更是常常奔走各国,极少安定,也许有时候得吃山东风味小吃煎饼卷大葱,也许有时候连煎饼都没有,但只要有条件,孔子就要吃得精细一点儿。不过孔子不是奢侈,他的要求很简单,只要粮食舂得精点、肉切得细点就好。如果在今天,孔子可能会冲一杯咖啡,坐到琴边,弹一阵,喝一口,或者倚着栏杆,捧一杯茶——一定得是玻璃杯,因为能看到茶叶在水里泡过,越发饱满、碧绿,时而上浮,时而下沉,啊,小资让人快乐!

  癖——王羲之

  癖者,爱得深、又爱得怪也。

  世人皆知王羲之爱鹅。会稽有一个老太太,养了一只鹅,叫得很好听,王羲之听说了,就带了几个朋友一起去看,老太太听说名人王羲之来了,非常高兴,把鹅煮了就端上来招待了,王羲之非常难过——老王只吃叫得不好听的,叫得好听的留着欣赏。还有一个道士养了很多鹅,王羲之去要,道士说:“你给我写一遍《道德经》,这一群都给你!”王羲之大喜,坐地上就写,一边写还一边抬头说:“大哥,你说话可得算数啊!”

  和普通人比起来,这些大人物可真算是“非主流”吃家。但古人又说,必非常之人,才能为非常之事、成非常之功,可见这些成功人士并不是成功了才“非主流”的,而是“非主流”了才成功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