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深度观察 » 点食成经

正文

巴菲特午餐 私利与慈善和谐的最高境界

发布日期:2012-06-13  来源:中国食品网   浏览次数:6082

“巴菲特午餐”如同一双神奇的手,将慈善之“鱼”和私利之“熊掌”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大师毕竟是大师,能将慈善与私利结合的如此天衣无缝,相安无事的,除了巴菲特,恐怕难有他人了吧。

中国食品网讯

  一年一度的美国股神巴菲特慈善午餐拍卖首日无人问津,然而在经历了6天的竞标后,一个名为“S***7”的神秘投标者以345.6789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201.9055万元)的高价拍得了与这位传奇人物共进午餐的机会,再创历史新高。

  今年的巴菲特午餐拍卖可以说是一波三折,从拍卖首日的“无人问津”到6月7日下午234万美元的报价,从接近去年263万美元的报价到最终落锤的345万美元,结果着实让人大跌眼镜。

  此前,分析人士和媒体在拍卖前对今年的“巴菲特午餐”并不看好,因为去年的263万美元已经高的接近“疯狂”了,更何况“股神”巴菲特曾多次在公共场合提到,和中标者共同用餐时只谈论家事和慈善,并不会涉及到任何股票方面的信息。

  回顾近10年来“巴菲特午餐”的成交价格,只有前两次接近底价,分别为2.5万美元和1.8万美元,2003年达到25万美金,2005年35万美金,2008年达到211万美金。而今年的“午餐”价格是10年前的138倍。

  也许会有人发出疑问:为什么有钱人总是“削尖脑袋”,不惜“血本”要跟巴菲特一起吃顿饭?表面上原因很简单:

  一是“股神”的形象永远有着耀眼的光芒。很多人都是冲着他投资大师的身份而去,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与当今世界风云人物一起用餐,自然可以零距离的学习到很多东西;

  二是餐桌上话题的开放。从最初几年“巴菲特午餐”的“无话不谈”到赵丹阳向股神推荐股票大获成功后股神对股票话题餐桌上的“禁言”,表面上看,“巴菲特午餐”私利与铜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纯”慈善,但略加推敲就可得出其中的隐形私利。正因为话题的开放,“曲线问‘道’”成了“下血本吃午餐”者的不二绝招;

  三是股神不饶人的岁月印迹。巴菲特的年纪一年比一年大,与年逾八十的巴菲特吃午餐,这样的机会恐怕已经掰着指头都可以算出来了。这种微妙的心理作用和情感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原因。

  然而,如果你以为花那么多钱就仅仅是为了跟大师吃个午饭,那就大错特错了。这自然就说到了“巴菲特午餐”疯涨不跌、常热不冷的深层原因——参与“巴菲特午餐”的竞拍者,其中不乏是以自己的出价与共进午餐的机会,来提升在行业中身价并以此来获取更大利益。

  即便如此,笔者认为获得“巴菲特午餐”机会在客观上也是向慈善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此“私利”与慈善的完美结合,无论对社会还是慈善机构,无论是对竞拍者还是对受慈善帮助的人,都是一件好事,是值得赞扬和肯定的。

  慈善做了,捐出的善款帮助了他人——快乐的感觉。

  午饭吃了,名人的效应提升了自己——成功的感觉。

  “巴菲特午餐”如同一双神奇的手,将慈善之“鱼”和私利之“熊掌”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就拿国内的步步高董事长段永平与“中国私募教父”赵丹阳为例,两人当年都以高价获得了与巴菲特一起进餐的机会。谁能肯定,这两位当年参加竞拍就一定是奔着慈善而去,而丝毫没考虑自身私利?事实上,据笔者观察,正是借着与巴菲特一起进餐的名人效应,这两位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得到了相应提升,并且形成了对他们事业进一步发展相对有利的外在条件。

  大师毕竟是大师,能将慈善与私利结合的如此天衣无缝,相安无事的,除了巴菲特,恐怕难有他人了吧。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