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食品安全 » 追溯前沿

正文

食品安全再议食品追溯 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迎来春天

发布日期:2014-06-25  来源:广东食品网   浏览次数:65460

中国食品网讯

    中国食品追溯讯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23日在北京举行,会议首次审议食品安全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这是现行食品安全法自2009年颁布实施后,时隔五年第一次修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张勇介绍说,此次修订主要思路一是更加突出预防为主、风险防范;二是建立最严格的全过程监管制度;三是建立最严厉的各方法律责任制度;四是实行食品安全社会共治。多位接受《经济参考报》采访的专家表示,草案首次提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追溯管理制度,强化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责任,大幅提高食品安全违法成本等内容是草案的三个重大突破。

  首开先例:首提全程追溯制度

  一位监管部门相关人士明确表示,此次修订将对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等各环节实施最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强化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提出追溯制度。而在健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等制度方面,将增设责任约谈、风险分级管理等要求。

  据了解,草案第39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当建立食品追溯管理制度,保证食品可追溯。鼓励和支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食品可追溯。

  对此,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监管一司副司长陈传意此前表示,今年食药总局将建立产品可追溯制度,并督促所有的企业都建立可追溯体系,就是说,如果发生了食品安全问题,要能找得到“主”。他透露,将首先在婴幼儿配方乳粉、乳制品、肉制品、酒类(主要是白酒)推行该制度,然后在全国逐步推开。据悉,当前监管层对乳粉、猪肉、白酒等相关产业的规划中,也都明确提出过要建设可追溯体系。

  不容乐观:有些追溯“名存实亡”?

  然而,《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期在多地采访时发现,尽管很多产销企业都陆续建立了自己的产品可追溯体系,但由于成本和技术等限制,加上现行法律对此并未作强行规定,很多企业的可追溯体系都处于“名存实亡”的状态。

  以猪肉的可追溯体系为例,根据多位权威人士提供的信息,其存在管理体制不顺,运转经费没有立项,数据库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中央数据库在统计、分析等多方面软件尚未开发,难以全面实现追溯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有关专家说,未来在有法可依的环境下,很多产业的可追溯体系建设有望全面提速。

  深度解析:食品追溯热点背后的反思

  江苏食品小编认为此次《食品安全法》的大修,有助于顺应时代的发展,在不断的改进中突破阻碍食品安全之路的壁垒。而食品追溯的首次提出,也与前一段时间食品安全周的倡导以及食品安全论坛所宣扬的理论一致。

  食品追溯已成为有效保障食品安全的利器,这一点已经众所周知。媒体对食品追溯的热议也体现出食品追溯正在消费者中逐渐普及,再加上目前各大超市的食品包装上印有的二维码。这些都将食品追溯推于风口浪尖之上。

  当然,上文中提到的一些关于追溯“名存实亡”的言论也不容忽视。在国内,食品追溯从兴起到目前这种处于热议的状态也不过几年。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会经历这样一段“迷茫期”,想法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会有各种问题的,食品追溯也不例外。

  如何度过食品追溯这段“迷茫期”,不仅是监管部门和企业该思考的问题,也和消费者息息相关。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食品追溯在未来是被认可还是被排斥。

  小编认为,要改善现有的市场上这种食品追溯参差不齐的现状,就要思考是否有其它的改进方法,来消除这些弊端,发挥食品追溯的优势。

  另辟跷径: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或可保障食品安全

  要想改善这种现状,需要先来看下到底是实施的过程中哪个环节出了问题,然后才能对症下药。

  首先是许多企业自建的追溯体系需要耗资巨多,在成本预算方面超出计划。其次是之前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必须要做追溯,所以有些企业就存在者侥幸心理没有去做。然后是很多企业都只是做食品出身,不懂得技术,在信息的采集录入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难题。最后是一些企业做的追溯没能做到方便消费者查询,因此消费者不买账,于是就挫伤了企业做追溯的积极性。

  小编综合以上几个实施追溯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目前市面上出现的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有利于避开这几个误区,从而让食品追溯的推广之路更为顺利。

  第一, 作为一个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它省去了企业自行研发所需的费用,需要增加的成本只是机器设备而已。第二,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采用的技术能够实现“一物一码”,“一码一追溯”。每个包装都有独立的二维码,与市面上其它追溯相比,这是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才有的技术,也是它的优势所在。第三,它所提供的信息是方便查询的。超市中常见的一种查询方式是在一台机器上输入条形码序列号后才会出现产品的详细信息,过于繁琐的过程使很多消费者望而却步。而使用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后,消费者只用扫一扫包装上的二维码就能获得食品的详细信息,这种便捷性其它追溯体系所不具备的。

  食品追溯的产生顺应了消费者对于安全食品的需要,所以一定会成为未来食品行业的标配。但是不可避免地,在它的普及过程中会出现各种不被人接受或是不成系统的问题,要接纳它,并一点点地改进,只有这样才能为未来它的普及蓄势,而不是一开始就都是负面打击。

  对于企业而言,要懂得审时度势。只有顺应政策的指导,并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才能在保障基业长青。所以是否要做食品追溯,相信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想法。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