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食品资讯 » 水产品

正文

电商开售美国亚洲鲤鱼 专家:靠吃无法拯救生态入侵

发布日期:2015-05-25  来源:央广网   浏览次数:18356

中国食品网讯

  中国食品网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40年前被邀请进入美国,到如今泛滥成灾威胁生态平衡,亚洲鲤鱼着实成了让美国人头疼的问题。面对让美国人烦恼的亚洲鲤鱼,中国网友纷纷表示:放开那些鱼,让我们来!昨天,备受中国吃货惦记的亚洲鲤鱼终于重返中国了,上午10点整在聚划算正式上线开售。
 


图片来自网络

  亚洲鲤鱼这个美国人用25年时间花费180亿美元解决不了生态话题,对接上中国人的餐桌,中国吃货有可能成为“拯救者”么?海归的亚洲鲤鱼在中国的前景又会如何呢?

  “亚洲鲤鱼”其实并不是一种鱼的名称,而是美国人对青鱼、草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的统称。上世纪70年代,为了清洁水体,“亚洲鲤”作为“特殊人才”被美国引进。结果,这些亚洲鲤每天可以吃到相当于自身体重40%的水草和浮游生物,麻烦也随之而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副所长罗建仁介绍说,

  罗建仁: 脑袋一热好事变坏事,本来引进亚洲鲤是要吃那里的水草,结果繁殖太快,控制不住,水草都吃光了。

  根据早前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美境内亚洲鲤鱼的泛滥成灾,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俄亥俄州的桑达斯基河以及伊利湖的一条支流。有的数据更耸人听闻:美国的一些河流中,亚洲鲤鱼的数量已占鱼类总数的90%。为此,美国科学家担心,亚洲鲤会吃光所有本土鱼类赖以生存的食物,繁殖迅速,很可能会破坏湖区生态平衡,甚至给湖中其他生物种群,比如鲑鱼,带来灭顶之灾。

  为了能“降服”泛滥成灾的亚洲鲤鱼,美国人曾投入巨资整治,甚至出动了电网、拦坝等种种大招。但是收效甚微。

  对于亚洲鲤给美国人来带的无尽烦恼,广大中国网友开始纷纷献计献策,可谓是“操碎了心”。有建议在密西西比河边就近开个餐厅的,也有希望鲤鱼快快加入中国肯德基豪华午餐的;更有甚者提出,干脆建立一个吃鱼技术移民制度!真是脑洞大开。但是无论哪种建议,都有一个共同的诉求:放开那些鱼,让我们来!

  国人的迫切需求唤起了电商的行动。5月24号到26号期间,阿里巴巴旗下电商网站聚划算宣布牵手美国大河集团,掀起一场迎接亚洲鲤鱼回国的活动,亚洲鲤鱼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被正式接回中国餐桌上。那么,对于回归的亚洲鲤鱼,中国的吃货们到底买不买账?如此的高调之行前景如何?

  在中国吃货眼中,“移民”美国的亚洲鲤鱼有着格外让人“惦记”的特质,野生,个大,每条时常能长到2-4公斤,有些大鱼甚至可以长到近百斤;另外,由于自幼生长在密西西比河纯净宽广水域,恣意生长,美国的亚洲鲤必是更加心宽体胖,肥美无比。

  对于回归的亚洲鲤鱼,中国的吃货们是什么态度?会不会买回家品尝呢?

  市民:会买,会尝试一下新的东西,感受一下差异。说是从美国空运回来的,比较期待。

  市民:就我个人来说,我不太会买从国外进口的鱼,我会选择当地新鲜的鲫鱼。不知道从国外带回来后会不会有寄生菌、细菌。

  昨天亚洲鲤鱼正式亮相线上。中午时分记者在淘宝首页滚动图片上看到,一条头戴美国国旗样式帽子的亚洲鲤鱼正飞跃夏威夷沙滩,一行“来自美国的大鱼头,纯野生无污染”等文字显得格外醒目。聚划算为了力推此次优惠活动,网站更是打出了“拯救美利坚”这样的旗号。打开图片链接,记者看到售卖的品种有野生鱼头、鱼丸、野生草鱼、鲤鱼等,价格也是在49-198元不等。不仅如此,为了渲染野生鱼的食用好处,博得买家眼球,一张张亚洲鲤鱼生长环境的图片和食用野生鱼的好处也被排列其中。在电商平台的广告中,进口鲤鱼和国产鲤鱼还被进行了质量上的PK。电商广告宣称“美国产亚洲鲤鱼”天然野生,逆水搏击,水体纯净,无污染;而某岛湖的国产鲤鱼则是圈养净水,丧失活力,水体浑浊,影响健康。

  从交易记录中不难看出,昨天野生鱼的招牌刚一挂出,便有不少买家下单,但由于5月28日才发货,所以暂时还没有买家发表美国野生鲤鱼的品尝心得。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说,实际上4年前,中国的市场就有“亚洲鲤鱼”返乡的身影,不过由于中国人更讲究吃鲜鱼,长途跋涉来的亚洲鲤鱼在既无价格优势,也没有口感优势的情况下,悄然淡出了公众的视野,因此,对这次亚洲鲤的高调之行,朱毅判断未必会有好的前景。

  朱毅:尽管打了一个“野生”的招牌,认为中国人迷信纯野生的风味,口感会好。但是和养殖的比,河流风险在野生鱼类中更难把控。美国现在看起来是天蓝了,气爽了,但是并等于在较长的工业化进程中,它的水也完全变好了,它的河流中一样存在各种污染。如果有检验检疫部门严格把关食品安全,能进入到中国境内的鱼肉,风险较小,所以消费者不用多虑。从市场角度看,冷冻的亚洲鲤鱼,消费者并不见得很喜欢。要想拯救美国亚洲鲤鱼的生态入侵,靠中国人吃这些是不可能成功的,美国更应该到中国学习生态考察,学习,学习中国对淡水鱼的养殖管理经验,这才是釜底抽薪之策。(记者郭淼 吉林台记者杜文飞)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