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食品资讯 » 肉类加工

正文

走私牛肉监管调查:政策滞后每年走私超百万吨,耗巨资销毁

发布日期:2015-06-25  来源:澎湃新闻   浏览次数:15776

核心提示:是谁造就了大家对走私牛肉心知肚明,却束手无策的现实?4-5月间,澎湃新闻实地调查走私牛肉隐秘链条的同时,梳理了中国牛肉供给现状,试图探究其背后成因、对策。

中国食品网讯

  中国食品网讯 据澎湃新闻,“牛肉多走私”,已成公开秘密。牛肉安不安全,已成悬在人们心头的疑问。
 


 

  是谁造就了大家对走私牛肉心知肚明,却束手无策的现实?4-5月间,澎湃新闻实地调查走私牛肉隐秘链条的同时,梳理了中国牛肉供给现状,试图探究其背后成因、对策。

  中国的肉牛政策亟待完善。牛肉消费在增加,肉牛存栏量却在下降。全世界母牛养殖都由散户承担,中国却不加区分推行规模化养殖,后果是肉牛养殖每况愈下。

  国外的规模化养殖,把价格优势转为出口优势,在牛肉供求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中国本应及时调整牛肉进口政策,但目前中国合法进口牛肉的国家名单仍只有6个。即使官方已达成协议同意解除进口禁令,如巴西,在一些地方查禁巴西牛肉时,解禁通知仍未到达那里。

  而牛肉进口后,却遭遇“九龙治水”局面,监管乏力。于是在走私牛肉大举进占国内市场后,牛肉安全存在隐患。

  屡破大案,一次统一行动即查缉10万余吨

  据新华社6月23日报道,2015年6月份,海关总署在国内14个省份统一组织开展打击冻品走私专项查缉抓捕行动,成功打掉专业走私冻品犯罪团伙21个,初步估计全案涉及走私冻品货值超过30亿元人民币,包括冻鸡翅、冻牛肉、冻牛猪副产品等10万余吨。

  冻鸡产品因为两广地区的饮食习惯已经存在多年,而走私冻牛肉近年来在国内市场上已屡见不鲜。

  遍布于各地肉类市场、餐饮企业的走私牛肉,让几乎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走私牛肉的消费者。由于走私过程绕开了正常的检验检疫程序,并且绝大部分走私牛肉来自国家质检总局所定的疫区国家,加上走私过程中冷链容易断开,走私牛肉威胁到每一个人的健康。

  早在2013年,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曹兵海就曾对媒体表示:“中国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肉牛产业危机。”

  这场危机,既与国内肉牛产业发展的瓶颈有关,也与近年来民众对牛肉消费的大幅增长有关,更与屡禁不止的走私现象有关。

  自2015年1月起,海关总署部署全国海关集中开展了持续一整年的打击农产品走私“绿风”专项行动。其中,冻牛肉、鸡肉及其副产品等肉类产品成为重点打击的走私商品。

  在严打冻品的大背景下,大批肉品走私入境的新闻屡见不鲜。

  据媒体公开报道,1月16日,大连海关缉私局的260余名缉私警察分别在大连、北京、上海、深圳及广州地区同时展开统一行动,查扣走私冻品6000余吨,案值近2亿元人民币。

  南宁海关在3月23日的通报中称,2014年12月至今,在中越界河北仑河一线开展的打击疫区牛肉走私专项行动中,海关已现场查扣涉案疫区牛肉1500多吨,涉案价值超3000万元人民币。

  广州海关4月9日对外宣布,该海关日前破获一宗特大走私进口冻牛肉案。据初步统计,仅2014年至今,该团伙走私进口冻牛肉等冻品超1351个货柜,货值约5.6亿元人民币。

  4月16日,深圳市市场稽查局查获涉嫌走私的问题冻肉6117吨,货值达3.45亿元。检测发现,部分冻肉甚至在2013年就过了保质期。

  一年走私200万吨牛肉的估算高了吗

  被查获的冻肉品显然仅仅是冰山一角。

  据海关总署统计,2013年全国海关查获的720起冻牛肉、羊肉、鸡肉等冻品走私案件中,涉案走私冻品共9.4万吨。

  以牛肉为例,曹兵海告诉澎湃新闻,中国在2012年和2013年每年的走私牛肉数量,估算超过100万吨,甚至有可能达到200万吨。而2013年中国正规进口牛肉数量仅在40万吨左右。

  路透社的消息则称,2013年中国的走私牛肉近300万吨。

  这一年,世界牛肉出口总量仅为890.3万吨,这就意味着,中国人有可能吃掉了全球两成左右的出口牛肉。

  毫不夸张的说,无论是火锅店的涮肥牛、西餐厅的牛排或者是街边常见的牛杂食品,都有可能来自于走私。

  “不管是哪个国家,走私肉的数量是不可能有官方统计的,抓住的总是一部分。这100万吨怎么来的?国家肉牛产业技术体系沿着边境线实际走过,根据我们私下调研、线人、内地城市调研,有一个大致的估算。”曹兵海介绍。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食品安全法研究中心主任高秦伟则认为走私量“可能没有这么多,但应该也不少”。国家农科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王济民也持相同看法,他认为由于国家一直在打击走私行为,两百万吨的估值“是有点高”。

  但不管是100万、200万还是300万吨,和国家在2013年正规进口的40万吨牛肉及其相关产品相比,都是一个相差悬殊的数字。

  宁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薛刚在2014年曾对媒体表示:“近年来,我国牛羊肉需求量持续上升,市场供应和需求出现严重失衡,目前消费缺口超过200万吨。”

  有消费就有供应,印度和巴西是中国走私牛肉的两大源头。澎湃新闻调查发现,印度牛肉主要通过越南转道中越边境进口,而巴西牛肉则从香港特区上岸,再伺机转道越南或者从两广海岸偷运。

  印度官方数据显示,越南是该国最大的牛肉出口市场,不过越南官方的数据中没有包括印度的牛肉,暗示这些肉被运往中国。数据显示,印度2012/13年度对越南牛肉出口33万吨。

  而根据巴西牛肉出口协会的数据,2013年香港特区取代俄罗斯成为巴西牛肉最大的买家,进口量攀升两倍达到36万吨,很可能最终运往中国。

  另一面,中国的牛肉需求仍将高速增长。

  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曹建民曾与曹兵海等专家做过演算,人均GDP增长1%,进口牛肉数量将增加 5.13%。2008至2012年,全国牛肉人均消费量从4.3千克增长到了5.6千克。潜在的消费量也在不断增长,从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沈阳、哈尔滨等几个城市的家庭抽样统计上来看,10-20岁、20-30岁、30-40岁三个年龄段消费群体的牛肉消费量占全肉摄入量的比例分别高达43%、38%和35%。

  显然,旺盛的牛肉需求导致的供求差距,使中国对进口牛肉的依赖程度逐渐增强。

  国外牛肉价格是国内一半,驱动走私

  尽管中国牛肉消费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三位,但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不仅远远低于美国(44.1公斤/人) 和加拿大(39.2公斤/人),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9.1公斤/人)。如果中国人均消费达到日本当前的水平(8.9公斤/人) ,牛肉消费需求将达到1200万吨以上。

  按照这样标准,中国现有的牛肉产量需增加近1倍才能满足需要。

  而从2008到2012年,中国肉牛存栏量却已从8900万头减少到6500万头。曹兵海解释说:“养牛的利润率低,另外具有风险性,比起别的来赚得少。所以人就不爱干,就像农民工进城赚得多就往城里跑一样。”

  其次科学饲养成本、人工成本也在不断增加,规模化养殖对资金和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虽然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但养殖的积极性却没有被调动起来。

  2013年,中国肉牛年出栏5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仅为27%。这表明中国的肉牛养殖业仍然处于低端水平。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认为,就国外的经验而言,走规模化养殖道路是不二法门,“而且现在我们国家的牛,法定是不需要定点屠宰的。而定点屠宰推不下去的话,有需求就一定会有供给。从某种意义上说,小规模的养殖就一定会存在下去,这是经济规律。”

  他也表示,产业化、规模化并不代表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问题,它带来的其他问题要通过其他手段来解决,两者不在一个层面,但不能因此来否定规模化。

  曹兵海则认为,国家亟须重视母牛养殖问题。“母牛养殖就是一个资金长链型,劳力长期投入型,资源利用型的产业,如果一家企业养几千头母牛,饲料、秸秆都要买进来。但农户要养,就不用买,降低了成本。”他介绍,“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的母牛养殖,都是由分散的农户来饲养的,美国这么大的产业,86%的母牛都养在农户里边,而且农户的平均头数是四十几头。”

  由于农业机械化的普及,母牛除了怀孕生崽没有别的用途。长达9个半月的怀孕周期,再加上半年断奶期,生一头牛得十五六个月才能卖钱,这期间只消耗,没有收入。统计显示,2008至2012年,中国母牛存栏量从3300万头减至2300万头,4年间大幅减少了1000万头。

  “现在我们国家提倡规模化养殖,不考虑资源供应造成的成本上涨压力,结果上面企业也赔,小规模农户也得不到补助。所以我们国家在母牛养殖上,要认真、彻底地学习。以前我们缺少这方面的研究。”曹兵海建议说。

  “物以稀为贵”,肉牛数量总体下降,消费需求不断攀升,牛肉价格持续上扬。再加上繁复的流通环节占去的差价,2008年以来,牛肉价格出现加速上涨的势头,2013年底更是一举突破50元每千克的大关。

  “国内外牛肉市场的价格呈倒挂的形式,国外的牛肉价格基本只有国内市场的一半,甚至更低一些。所以即便加上运费,到了中国的到岸价格,还是比国内的市场价格要便宜一些。价格驱动让走私非常有利可图。”胡颖廉分析,价格因素是驱使走私的直接原因。

  在今年查获的走私肉案例中,大连海关、沈阳海关缉私部门在市场走访调研时发现,进口牛肉的批发价格在12元500克,而同期国产牛肉的批发价格约在24元500克。报道称“如此便宜价格让人很是意外”。

  绕开了关税的征收和正常的检验检疫过程,走私牛肉低廉的价格,以及走私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都对中国的牛肉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进口印度巴西牛肉何时能开放

  由于牛肉是不少国家的主要肉类消费品,因此肉牛的养殖技术、集约化程度等均远远优于中国,产业结构的优势化为价格优势,再化为出口优势,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以美国为例,自上个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72.3万养牛农场主为美国提供了83%的牛肉供应,四分之一以上的肉牛育肥场年出栏肉牛10万余头,最大的肉牛育肥企业年出栏30万头以上。规模化使边际成本递减。

  再以印度为例,虽然印度的养牛业甚至还称不上“产业化”,但由于农耕社会的基础存栏量大,以及宗教原因致使消费量小,因此印度牛肉的出口量从2009年的61万吨激增到2014年的190万吨,超过巴西(2014年170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牛肉出口国。

  便宜又量多,为什么不扩大开放进口牛肉国家的名单?并且,作为中国走私牛肉的两大来源,正式开放巴西、印度的牛肉进口将有力遏制目前走私牛肉禁而不止的状况。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名录,目前能够正常报关进口牛肉到中国的国家只有六个:乌拉圭、阿根廷、哥斯达黎加、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加拿大。

  美国在2003年发生疯牛病疫情后,一直未能重新进入名单。同样因为疯牛病疫情,中国自2012年12月开始对巴西牛肉实施禁令。

  巴西农业部长内里·盖勒(Neri Geller)在2014年7月17日宣布,中国已经同意暂停对巴西牛肉禁运。这一决定是中国和巴西领导人会晤后宣布的。据盖勒表示,预计牛肉出口贸易将在2014年年底重新启动,预期在未来数年将有八至十亿美元的牛肉出售给中国。

  而2014年年底在江苏省灌云县查获的300吨巴西牛肉,却成为媒体口中的“巴西疯牛病疫区走私牛肉”,既否认了6个月前巴西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认定的疯牛病疫情中最安全的“可忽略”等级,也间接让巴西农业部长的一番豪言化为疑云。

  曹兵海表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官方的通达性问题:“巴西牛肉进来,我们就放行,这是管进的部分;进来之后,查到巴西牛肉在市场上流通的部门并没有接到这个通知,还按原先老的规定,巴西牛肉进来之后就是违法,就抓。”

  印度也是类似的情况,曹兵海介绍,目前中印已有开放进口水牛肉的协定,但是实际上进口闸口还没有放开。

  多名受访专家表示,现在的进口牛肉开放完全不是理性决策的模型,除了公共卫生问题外,既要考虑保护国内产业,尤其是国内肉牛产业,还要考虑贸易手段问题。“要让消费者买到更好、更便宜的牛肉,这是一个经济决策,政治决策一旦混入经济问题决策,就是一个政治经济学问题,这个问题就扯不清楚了。”

  对于巴西牛肉、印度牛肉正式进口的时间表,澎湃新闻记者于5月7日、6月24日两次向国家商务部发函进行咨询,期间多次致电询问,但截至发稿仍未得到正式回应。

  “最好的结局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至今,进口牛肉监管仍处于“九龙治水”的格局下:口岸外,海关、缉私、边防把关,到了口岸,由质检部门来进行检验检疫,进入口岸后,再由哪个部门监管就各有说法了。

  “海关说过了海关关口就不归我管了;工商说现在我也不来管这事儿了,该由畜牧管;畜牧说是只管国内生产的牛肉,国外的牛肉我不管……大家你推我我推你。”胡颖廉介绍,在上述灌云县发生的案子里,就存在着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问题。

  而查获走私冻肉的处理问题也让许多部门伤透了脑筋。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地方政府对于走私冻品只有一个选择——销毁,但是许多边境地区的填埋场地已经饱和,而焚烧却又直接造成空气污染。

  一位地方打私办官员对澎湃新闻记者无奈地表示,当地每年用于销毁走私冷冻食品的支出近200万元。

  “我们本地的用于销毁冻品的填埋场空间只有2000吨,已经用完,必须运到其他地方填埋,在我们这里消毒、填埋费用是每吨500元,而到了外地,则需要每吨1000元,如果是焚化,更是需要2000元一吨。”上述官员解释道。

  南宁海关方面对澎湃新闻表示,鉴于冻品查处后的仓储和销毁费用高,采用填埋或焚烧方式还涉及择地、环保等问题,广西打私办已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了《无主动物制品无害化处理调研论证工作方案》,组织开展对非海关监管区查获无主动物制品无害化处理调研论证。将探索在全区建设1至2个动物及其制品无害化处理中心,由自治区打私办对全区查获的无主冻品实施统一集中无害化处理,2015年第一季度,广西无害化处理涉嫌走私冻品1300多吨。

  实际上,这也暴露了走私肉处理的尴尬处境:地方政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查获了一批走私冻品,最后还需要贴钱去销毁。“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可能就不做这种‘赔本买卖’了,对它来说,最好的结局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不查了,反正吃了也没有吃死人。所以现在(走私)为什么会越来越严重,很多地方不是说不知道有走私牛肉,都知道,只不过是查到以后也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去应对。”胡颖廉说。

  他建议,是否可以考虑把走私的产品“漂白”,让走私冻品再次通过检验检疫部门检疫,“这个‘漂白’是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给它非法变成合法。有质量隐患是肯定不能上市的,问题是你本身是好牛肉,说得不好听一点,现在去西餐厅吃的什么牛排,有50%甚至以上都是走私牛肉。但这个牛肉事实上质量没问题,只是在法律上的身份有问题。”

  “漂白”之后获取的利益,则可以用于补贴打击走私牛肉、进一步培育国内产业。胡颖廉认为,这将是一个可行的良性循环机制。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