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食品资讯 » 热点新闻

正文

打错了“蒜”盘:大蒜卖1斤亏1元 市场现恐慌性抛售

发布日期:2017-10-28  来源:央视财经   浏览次数:4002

今年9月底以来,冷库大蒜开卖后的价格一路下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每斤就下跌了三四毛钱。

中国食品网讯

  中国食品网讯 今年9月底以来,冷库大蒜开卖后的价格一路下滑,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每斤就下跌了三四毛钱。而之前将大蒜存入冷库储存的贸易商,现在一吨至少要赔上千元。由于不看好后市行情,眼下一些贸易商出现了恐慌性抛货。

  冷库蒜开卖一路走低 存蒜百吨亏损十几万

  上午九点,在山东省金乡县的一家冷库门口,工人们正忙着往货车上装大蒜,存蒜商赵立节告诉记者这批蒜刚刚卖出去,但价格不太理想,每斤蒜要赔一块多钱。

  山东金乡存蒜商赵立节表示:“1块9毛多每斤卖的,2块6毛多收的,入到库里面杂七杂八的管到3块左右。”

  

  这车蒜卖完,赵立节今年的200多吨库存蒜就全部卖出了,尽管一共赔了30多万元,但他宁愿尽快清仓。

  赵立节表示:“卖了,怕以后再落价了。担心后期价,现在赔钱也都卖,都不看好,今年的存的大蒜吨位多。”

  记者了解到,目前存蒜商处于全线亏损状态。今年大蒜产量达到630多万吨,同比增加30%以上,导致6月份新蒜刚上市时的收购价是1.7元/斤左右,远低于去年同期4元/斤左右的价格,但随后价格出现上涨,到7月中旬一度涨至2.8元/斤。今年6到8月份金乡大蒜入库均价是2.4元/斤左右,加上冷库费成本要达到2.7元/斤以上。但9月底冷库蒜开卖时,价格却从2.3元/斤一直跌到现在的2元/斤左右。也就是说,存蒜商每斤至少要赔0.7元。一些存了几百吨的小户都纷纷认赔抛售,而存了几千吨甚至上万吨的大户在咬牙坚持。

  

  

  山东烟台大蒜储存商崔建成表示:“存了一万多吨,总共资金投入将近六千万,现在卖要赔差不多两千块一吨,我着急也不能卖啊。”

  山东金乡大蒜经纪人马壮表示:“卖货的能占60—70%,今年整个出售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也有这种恐慌的心理。”

  热钱涌入大蒜 前期收购价被拉升

  由于前两年蒜价大幅上涨,让很多蒜商狠赚了一笔,因此,今年6月份之后,全国各地的掘金客都奔着这个目的,带着大量资金涌入金乡收蒜、存蒜。然而,正是这样的大蒜抢购潮,拉高了大蒜的前期收购价。

  2015和2016年蒜价一路高涨,最高时每斤可以卖到9块钱以上,一吨蒜存几个月就能赚四五千元,高昂的利润吸引更多人进入这个行业。来自浙江温州的何建光以前从事建筑行业,今年和几个老乡凑钱来金乡炒蒜,一共买入了300多吨大蒜,却赔了20多万元。

  

  浙江温州存蒜商何建光表示:“大蒜现在名气大了,特别是温州那边,光我那个县过来就听说是几百人。”

  今年像何建光一样来金乡淘金的外地客商不在少数,很多人都是在自己的家乡用多种渠道贷款来金乡炒蒜,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今年大蒜的收购价。

  山东金乡大蒜贸易商刘金县表示:“主要是资金决定价格,你热钱进来了,本身这个买的多了肯定价格要上涨,买的少了价格要下降。”

  

  在高涨的存蒜热情下,今年全国冷库蒜库存量达到310万吨左右,同比增长60%以上。充足的供应量也造成9月底冷库蒜开卖后价格一路走低。

  山东卓创资讯大蒜分析师崔晓娜表示:“这也是2010年以来库存量最多的一个年份,按照正常的供需关系,入库的价格是不应该高于2块钱的,但是人气高了之后,推高了这个价格,本身供应量就很充足,走货的速度就会减弱,因此就会造成存了库之后,价格出现下滑的这种情况。”

  出口增幅有限 抑制蒜价上涨

  热钱的涌入推高了大蒜的收购价格,但大蒜的需求却没有明显增长。每年我国大蒜的出口量能占到总产量的35%以上,是一个重要的需求来源。不过,今年前九个月,大蒜的出口量增幅为8%,这也进一步抑制了蒜价。

  大蒜出口商夏海军主要将大蒜销往俄罗斯和东南亚,前两年国内蒜价高涨,最高达到一吨一万八千块钱左右,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出口。今年以来蒜价回落,目前出口价格一吨在六七千块钱,但出口量却没有大幅增加。

  

  

  山东金乡大蒜出口商夏海军表示:“每个月的出口量二百吨左右。和去年同期比少一点,少20%。”

  由于今年出口价格便宜,投资成本相对较低,所以有一部分蒜商转行做加工出口,但今年以来国外的需求增长有限,前9个月全国大蒜累计出口量为126.58万吨,相比2016年同期的116.82万吨,仅增加了8%,这导致出口商的出口量不增反降。

  

  山东卓创资讯大蒜分析师崔晓娜表示:“从2015年开始,中国的大蒜价位比较高,这样也刺激了国际市场一些国家开始种植大蒜,虽然今年的大蒜价位跟去年相比便宜了很多,但是出口增加的比例还算是比较小的,也说明了一个问题,现在市场的需求情况并不是特别的好。”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