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食品资讯 » 食用植物油

正文

控制食用油涨价 治标更须治本

发布日期:2012-04-17  来源:中国科学报   浏览次数:5261

近日,国家发改委再度约谈本轮食用油涨价企业,强调维护价格稳定。有大型食用油企业表示,已被要求暂缓涨价两个月。不过,专家认为,这样做治标不治本。

中国食品网讯:    本月月初,金龙鱼、福临门等大型食用油企业宣布将上调小包装花生油和菜籽油的零售价,涨幅在8%左右。

  近日,国家发改委再度约谈本轮食用油涨价企业,强调维护价格稳定。有大型食用油企业表示,已被要求暂缓涨价两个月。

  不过,专家认为,这样做治标不治本。

  油料作物严重依赖进口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经济研究室主任何秀荣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表示,本轮食用油涨价一方面是受输入性物价因素影响,即目前国际油料油脂市场不断上涨的行情;另一方面,近期国内柴油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逐渐增加,再加上食用油企业自身在前期积累了一定的成本压力,这些也是助推本轮涨价的元凶。

  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食用油总供给量为2865.1万吨,其中国产油料只有434.8万吨,其余80%需要依靠进口。

  食用油对外依存度如此之高,也是导致今天“‘油’你涨”状况出现的根本原因,甚至有人戏称“国际市场‘感冒’,国内市场就会‘吃药’”。

  据金龙鱼营销公司总经理陈波介绍,目前国内食用油市场近70%的份额是豆油和调和油。而海关统计显示,2011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5264万吨。“这大概占国内目前大豆消费总量的80%”。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廖伯寿告诉《中国科学报》。

  由此,也不难看出我国食用油市场所面临的窘境。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王汉中则指出,除了受国外油料作物价格变动影响外,食用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还在于:目前国内种植油料作物相对效益较低以及农村劳动力匮乏等。

  培育油料作物新品种是出路

  虽然财政部已于本月6日表示,今年中央财政将加大力度,继续整合和统筹资金支持油茶、核桃、油橄榄等木本油料产业的发展来缓解“食用油之困”。但是,专家认为,在耕地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培育出单产高、机械化程度高的油料作物新品种应当是破解食用油难题的主要出路。

  在去年12月14日~15日召开的“农业部大豆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分中心工作会议暨大豆产量突破学术研讨会”上,与会的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邱丽娟介绍,优良品种对大豆高产的贡献率约为40%。

  因此,培育高产品种是提高大豆单产的根本。在种植面积不可能扩大的现实情况下,这也是增加我国大豆总产的有效途径。

  “而为确保单产高的大豆新品种能充分发挥其高产潜力,从事机械化手段和水肥配套措施等的研究来确保大豆‘苗够、苗匀、苗壮’是目前提高大豆单产的主攻方向”。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杨文钰介绍说。

  同时,廖伯寿表示,花生目前是油料作物里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一亩花生的产油量与四亩大豆相当。如果不通过大规模的扩大种植面积,仅通过挖掘油菜和花生这两种作物的产油潜力的话,我国植物油的生产能力应该还可以增长50%到70%以上,这可能也是我国将来的主要发展方向。”

  新品推广存短板

  采访中《中国科学报》发现,虽然育种专家们在育种方面都信心百倍,但他们培育出的优良品种不一定能经受住品种推广等环节的再次考验。

  据了解,虽然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已正式将“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纳入其中,但有限的补贴款在促使农民换种和推进新品种的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仍然有限。

  采访中记者接触到的几位专家都表示:在一次又一次“‘油’你涨”危机过后,如何才能加快我国高单产、高含油量、高机械化操作的油料作物品种的研究进程,如何才能大范围地推广这些新的优良品种,如何才能提高农民种“油”的积极性,都是应该思索的问题。

  比起“约谈”,也许这才是真正摆脱食用油涨价局面的根本。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