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食品资讯 » 食品包装与印刷

正文

【关注】食品贴上标签 选食品更有“数”

发布日期:2013-01-04  来源:温州商报   浏览次数:10281

目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已正式施行,几乎所有的预包装食品都必须按要求列明营养素含量。人们选购食品时,除了看主配料及保质期外,还要学会看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

中国食品网讯

  很多市民吃早餐的时候,都喜欢喝牛奶,也知道牛奶能够补充能量,然而,究竟能够补充哪些能量,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今年1月1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8050《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已正式施行,几乎所有的预包装食品都必须按要求列明营养素含量。人们选购食品时,除了看主配料及保质期外,还要学会看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表。

  大多数预包装食品贴上标签

  1月3日下午,记者走访市区几家超市,发现各类食品柜台中,饼干、饮料、糖果、方便面、牛奶等包装袋上多数都有了营养标签,标明了4种营养成分和能量含量值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记者在车站大道万顺大厦一楼的“大资源”绿色食品生活园看到,该园的“无添加蔗糖豆浆粉”等绿色食品全标有营养成分。在新田园人本超市,某款发酵乳的营养成分表已醒目显示,每100克含有能量365千焦、蛋白质2.8克、脂肪2.6克、碳水化合物13.0克、钠50毫克。而一瓶“鲜果粒”的包装上,营养成分表上除了显示“4+1”内容外,还标注了维生素C含量。在走访超市中发现,大部分食品的包装上都有注明营养成分,如饼干、榨菜、皮蛋、方便面和食用油等,但仍有少量食品未按要求标注营养成分,如一些海鲜类产品、现做糕点和速冻食品等。

  一家大型超市食品销售人员介绍,自今年1月1日起,几乎所有预包装食品都要按标准标注营养成分表,部分特殊体质人群应仔细查看营养素含量,尽量不要超标摄入营养素。个别小型的杂货店老板也说,目前还有少量旧包装的食品,这些食品将销售到保质期结束,如果撤柜的话,将会是一笔不小的经济损失。

  食品营养成分看标签还较陌生

  正在“大资源”绿色食品生活园购物的金先生对记者说,他一般只看看保质期和生产日期,不太会注意营养成分表,但在购物的时候,营业员特别向他介绍了食品营养成分标签,才开始关注了一下。在一家超市里,当记者向一位女士问及是否了解营养成分表时,该女士随手拿起一款食品,疑惑地看着标签反问说,这又是能量、蛋白质、脂肪之类的,又是千焦,千卡的,不是专业的营养专家,怎么看得懂呢?一些超市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段时间,不少市民挑选食品时也开始注意到了营养成分表,但不少人对营养成分表还较陌生。

  食品营养标签是国际普遍采用的,通过食品标签向消费者提供规范的食品营养信息,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成分、特征的有效方式。 根据《通则》规定,凡是预包装食品,必须在标签上强制标示4种营养成分和能量含量值(“4+1”)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4”是指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1”是指能量;其中营养成分表是标示食品中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名称、含量及其占营养素参考值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能使消费者更好地理解营养成分含量的高低。

  食品中标示营养标签的做法,目前在美国、加拿大等10余个国家和地区是强制执行的;而在日本、法国和我国台湾、香港等25个国家和地区是自愿执行的。

  明确标签可助健康饮食

  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和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营养专家都认为,营养标签可以帮市民根据营养成分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食品,这是肯定的。据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主管营养师陈胜若介绍,如果消费者关心自己每天应摄入多少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那么在选择食品时,自然会留心查看营养成分。营养标签对需要定量摄取营养成分的特殊人群尤为重要,特别是部分特殊体质(肥胖、高血压等)的消费者。

  根据国内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大部分人膳食中盐、脂肪、能量摄入偏高,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膳食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率的重要影响因素。而通过营养成分表,市民能对脂肪、糖、蛋白质、钠等的摄入量进行控制,合理控制饮食,对健康很有意义。

  专家说,读懂营养标签关键看NRV百分比,消费者可以据此根据自身情况选购产品。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应该选用蛋白质NRV百分比高的食品,12岁以上的男孩每天最少应摄入80克,女孩最少应摄入70克;重体力劳动者和运动员则需要能量NRV百分比高的食品,普通男性每天至少需要摄入80克,女性至少需要摄入70克。高血压患者尽量选择钠NRV百分比低的食品,糖尿病患者要限制摄入碳水化合物NRV百分比高的食品。同时,消费者还要综合衡量各种食品的营养成分,尽量做到均衡膳食、多样搭配。

  专家表示,应该说营养标签出台,证明对“吃”越来越精细化,有助于促进公众平衡膳食营养和身体健康,消费者需要综合衡量各类食品的营养成分,尽量做到食物多样搭配,平衡膳食。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