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食品资讯 » 热点新闻

正文

春节临近 “年货经济”逐渐火爆

发布日期:2013-02-03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3483

导读: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各地“年货经济”也逐渐红火起来。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感慨,虽然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了,但再也找不回以前过年兴奋的感觉了,红火的“年货经济”掩藏不住变淡的“年味儿”。如今的我们,是应该仅仅“过新年”,还是找一个新的方式过年?

中国食品网讯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各地“年货经济”也逐渐红火起来。然而,越来越多的人感慨,虽然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了,但再也找不回以前过年兴奋的感觉了,红火的“年货经济”掩藏不住变淡的“年味儿”。如今的我们,是应该仅仅“过新年”,还是找一个新的方式过年?

  眼下不少市民开始着手置办年货,各类年货产品销量开始增多。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常规品种,今年琳琅满目的“洋年货”异军突起,让本就炙手可热的“年货经济”更加火爆。

  记者在山东许多超市设置的“年货大街”货架上看到,炒货、零食以及保健品等各类礼盒装年货摆放整齐,售价均在百元以上。超市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从这些天的销量来看,保健类的礼盒装年货比较受欢迎,此外,肉松、蜂蜜、坚果、干果等礼盒都卖得不错。

  不仅传统年货产品日渐热销,“洋年货”也开始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在济南国际会展中心的2013全国年货精品展销会上,来自韩国的饼干、糖果、咖啡等充满“异域风情”的年货产品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

  首次来济南参加年货展的陈育弘对记者说:“近几年台湾高粱酒的名气逐渐在大陆叫响了,这几天卖出了20多箱酒,全是客户留着过年喝的。”

  “现在人消费观念洋气起来了,这几天赶上过年,订单比平时多多了。”济南大明湖附近老藤酒窖的老板姜玖华说,近期200元至300元每瓶的红酒订单最多,虽然红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年货产品,但在“年货经济”的带动下,经营洋酒生意的他也是赚得盆满钵满。

  买年货成惯性 “年味儿”只能淡了

  不少人向记者反映,以前春节临近购买年货时,能见到平时见不到、吃到平时吃不到的东西,感觉有一种浓浓的“年味儿”。现在物质生活丰富了,过年用的东西和平时没什么两样,购买年货成为一种惯性而已,最终就是“年货经济”火了,“年味儿”却淡了。

  在济南银座超市玉函路店购买年货的马晓文说,以前一年到头也吃不着肉,每年最盼望的事就是和父母一起逛年货大集,买肉买鱼准备过年。只要吃上肉,就感觉过年了,那种物质的满足感是难以形容的。而如今,想吃啥吃啥,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过年和平时差别不大了,因此年味也就淡了。

  “我今天下午是专程来置办年货的,可在超市里转悠了三四圈,发现大部分年货家里都有现成的。即使这样,年货也不能不买,因为买年货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不买好像过年就不完整。”在满满的购物车面前,马晓文有些无奈地耸了耸肩。

  在北京中关村经销电脑的王海林告诉记者,过年最怀念的就是以前买年货的感觉,比如和父亲一起买墨水、写春联。大红的春联往门口一贴,感觉真是要过年了。而这几年春联都是买的印刷产品,没有父子同写春联的乐趣在其中,也就没有了年味。

  在上海读研的山东籍学生马旭冉对此也深有同感。他说,小时候过年买年货时,最盼望的是父母给买上一盏小灯笼,泛红的烛光很别致,欢喜的他总是拎着不舍得放下。如今,这种快乐早已消失,寄托在这些年货上的“年味”也无可奈何消失了。

  过新年 不妨来个“新过年”

  面对不少人抱怨的“年味儿变淡”,社会学家、民俗学家一致认为,不妨以创新的过年形式,来承载不变的“吉祥、平安、喜庆、团圆”的过年内涵和主题,从而欢度这一传统佳节。

  “觉得年味变淡的人不妨创新一下过年方式,‘旧年’也可以‘新过’。比如年夜饭,吃腻了酒店大餐的人不妨回归家庭,全家人一起动手做一顿家乡味十足的年夜饭,将亲情乡情全都融合在里面。”山东大学中国民间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刘德龙说。

  民俗学家、作家艾君认为,传统春节提供了一个真正的悠长假期,让人在忙碌的喜悦中感到年的到来,在琐碎却温暖的仪式里,传递脉脉温情。众口难调是正常的,不一定拘泥于传统年俗,可以发挥想象,以现代娱乐观来“新过年”。另外,喜欢传统年俗的人,可以逛庙会,或者找一户农家小住,和主人一起贴春联、打年糕、磨豆腐,过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年。

  多位专家还认为,“新过年”不仅不应该丢弃传统的过年习俗,还应该继续将其发扬光大。比如,过年贴春联、讨口彩、祭灶神等习俗,不仅表达了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的心愿,还强化了对家庭的归属感和对民族的认同感,值得被发扬光大。但无论方式怎么变化,它追求“吉祥、平安、喜庆、团圆”的节日主题、享受亲情的本质都不会改变。

  “其实,春节就像我们小时候手中把玩的那块橡皮泥,只要想象力够丰富,你可以把它变成任何你喜欢的样子。”艾君说。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