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食品网微信账号
微信扫描,添加关注
展开

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深度观察 » 食事周刊

正文

2018200期 美食当道却频发中毒事件 何解?

发布日期:2018-07-10  来源:中国食品网   浏览次数:2690

中国食品网讯

  亚硝酸盐中毒、野菌中毒、瓠子中毒、深海鱼中毒、蓖麻子中毒、细菌性食物中毒、甚至水中毒.....频发的中毒事件,真是令人揪心呐!

  多起中毒事件的“前因后果

  亚硝酸盐中毒事件最为常见,普遍为食用隔夜饭导致,归根结底还是舍不得倒掉饭菜惹的祸,不过像这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行为还是长点心吧;当下是野生菌生长期,更是野菌中毒事件的高发期,野菌有好几百种,能吃的却只有几种,所以不认识的野生菌不要采食,熟知的野生菌也要充分煮熟;瓠子分两种,一种是爽口蔬菜身份的甜瓠子,另一种则是含植物毒素的苦瓠子,毒性还不易分解,少量误食便可引起中毒,二者仅从外形很难分辨,所以食用前可先尝一小下,有苦味的勿食;由于夏季气温过高,食物很容易变质,细菌性食源性疾病的风险也越来越高,饭菜应尽快食用,以防被细菌占领,引发中毒;有些毒素对鱼类自身没有危害,却会沿着食物链层层累积,人类一旦进食便会中毒,所以食用深海鱼需谨慎,鱼皮、肝脏、卵巢还是不要食用为好;高温难耐的夏季极易发生中暑事件,在肌体丢失水电解质的短时间内过量饮水更是大忌,应少量多次饮水,高温作业或剧烈运动的人群,最好适当补充淡盐水、淡糖水或运动饮料,以保持体内的电解质平衡。

  温馨提醒

  国内专业的第三方食品追溯平台卓奇食品能追溯平台创始人符春彦表示:一旦中毒轻则伤及健康,重则危及生命,所以为了自身及家人的身体健康,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谨慎选择入口食物。更多追溯,更多信任!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相关机构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