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微企业在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的不足
发布日期:2023-11-20 
来源:食品伙伴网   浏览次数:118
中国食品网讯:
小微企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扩大就业、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随着小微食品生产企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导入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但在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很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一是管理层的食品安全意识不足。
客观上,我国小微企业很多都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这就导致了一些运行过程失控,目标管理、人员管理和安全制度等不完善的情况,在管理机制中没有引入风险管理、过程管理的概念,更谈不上管理工具的使用。
主观上,经营者素质参差不齐,一些小微企业的经营者以利益最大化为主导思想,没有合规经营的概念,在生存竞争和利益诱惑下,使用劣质的原材料、包装材料、非食品级的化学品等,引发食品安全事故。如山东“毒生姜”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以及网络爆火的社交平台博主辛吉飞的“科技与狠活”系列视频等,这都是食品安全意识不足的体现。
二是小微企业自身能力不足。
由于没有标准的绩效管理和资金管理制度,很多企业人员流动性很大,导致企业稳定性较差;
小微企业规模小,财力有限,不能配备最先进高效的生产设备或配套的资源,导致产品发生不合格的概率增高;
随着知识产权管理越来越严格,生产经营者不清楚获取相应法规标准的渠道,对法规标准的获取和了解困难重重,导致企业对保证食品安全方面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这样也会造成一些不合规的食品安全事故,如餐饮企业超许可范围经营被罚款,某生产企业不知道其原材料中含有某种添加剂而导致自己的产品添加剂超限量等。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应采取的应对措施的建议:
一是加强培训,给小微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平台,不定期开展业务培训;
二是政府支持,由当地政府管理部门联合质量管理提升服务机构或行业协会,建设试点,注重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相关要求的落地;
三是两者结合,将试点成功案例在信息平台共享,形成行业指南,让不同类型、不同发展程度的小微企业,能够通过平台的学习提升质量水平。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