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食品安全 » 安全预警

正文

【调查】广州超3成市民认为食品不安全

发布日期:2012-05-31  来源:南方日报   浏览次数:3133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2年社会发展蓝皮书》,公布了一份《广州市食品消费安全感民调报告》。《报告》称,广州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去年就“食品消费安全感公众调查”,以入户方式成功访问全市12个区(县级市)的1000位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收入、职业的居民。

中国食品网讯

  

调查称广州超3成市民认为食品不安全

 

增加市民对食品的安全感,监管部门责无旁贷。资料图片

  广州大学广州发展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2年社会发展蓝皮书》,公布了一份《广州市食品消费安全感民调报告》。《报告》称,广州市社情民意研究中心去年就“食品消费安全感公众调查”,以入户方式成功访问全市12个区(县级市)的1000位不同性别、年龄、学历、收入、职业的居民。

  调查显示,市民认为食品消费“安全”和“比较安全”的比例仅为22.1%;认为“不太安全”和“不安全”的占33.3%。《报告》认为,食品安全现状已十分严峻。需要指出的是,鉴于检测手段局限和信息不对称,市民一般只能以卫生问题来判断食品是否安全,对违规使用添加剂之类的问题食品并不能有效判别。因而,市民察觉的“不安全”,或许仅是“冰山一角”。

  过半市民对食品消费安全不满

  对当前食品消费安全状况,市民的不满意度高达53.6%。2010年广州社会状况公众评价调查的51项指标中,仅“收入差别”、“物价水平”、“市内道路状况”3项的不满意度超过50%。从动态来看,认为近一年来食品消费安全状况有不同程度恶化的受访者比例,超过认为有改善。

  据市消费者委员会发布的《2010年度广州市消费者报告》,2010年市工商局、市消委会通过12315共接听受理消费者关于食品、饮料、烟酒、保健品类咨询投诉共12453宗,同比增长217%,呈大幅度上升趋势。本次市民的评价印证了这一严峻形势。

  调查显示,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在广州居住时间越长的人,对食品消费安全状况的不满意度就越高。居住10年以上、高收入、本科及以上这三类群体的不满意度均在五成七以上;较一年以下、低收入、初中及以下群体分别高出近25个百分点。

  “最大威胁来自违规使用添加剂”

  市民对各类食品的安全感普遍不高,最低的是饮料、奶及奶制品,认为“安全”及“比较安全”的比例均不到两成;其次是酒类、糕点、饼干。市民对米、面及其制品、蔬菜、瓜果类的安全感最高,均超过八成。

  从不同食品的购买渠道来看,安全感最高的是大型超市、百货商店,接近九成;最低的是食品批发市场、街市,认为安全和比较安全的市民比例约为一成。

  在市民看来,威胁食品安全的最大问题是违规使用添加剂,被选比例达76.3%,远超出其它食品安全问题。其他对食品消费安全带来威胁的有:使用违禁材料加工,农药等残留物超标,过期、变质,“三无”(生产日期、质量合格证、生产厂家),包装说明不清,包装材料有问题等。

  每5名受访者就有一人遭遇问题食品,九成没有维权

  调查显示,最近一年遭遇过问题食品的受访者共有197人,占总受访人数的19.7%,平均约5人就有一人遭遇过;以此推论,涉及人数超过200万;遭受过问题食品的人次共287次,即不少受访者遭遇问题食品的次数在两次以上。

  从问题食品类型看,涉及种类较多,尤为集中在奶及奶制品,其次是糕点、饼干、畜肉(猪牛羊);从购物渠道看,大型超市、百货商店是市民购物的主渠道,问题食品相对集中;从受害程度看,以精神损伤最为集中,被选比例为59.0%;其次是经济损失,被选比例52.7%;身体伤害为48.0%。

  对于受害后采取的措施,高达91.7%的人没维权,主因是损失不大(54.8%)、维权麻烦(53.8%),其次是维权作用不大(25.3%)。有维权的受害者为8.3%,维权方式以与经营者交涉为主,被选比例达88.2%;选择向政府相关部门举报的比例较低,为23.5%。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