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食品资讯 » 品牌故事

正文

南达新农业林乐宣:我只做有优势的事情,品质就是我们最大的优势!

发布日期:2015-12-10  来源:南方企业新闻网   浏览次数:314631

提要:创业27年,酸甜苦辣尝尽,林乐宣的回忆中处处闪现着浙商的吃苦精神,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对品质贯穿始终的追求。

中国食品网讯

  文/曾庆山 采访/曾庆山

  

 

  |南达新农业董事长林乐宣|

  企业家名片

  企业家:南达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乐宣

  企业简介:

  1988年,林乐宣和他的兄弟们从温州来到喀什创业。1993年,他们成立了喀什第一家民营企业——喀什南达贸易公司。

  2004年,南达凭借喀什独特的自然生态资源优势,战略性调整产业结构,从多元化经营转向聚焦生态农业领域发展,现已形成了以畜牧产业、乳品产业、林果产业、设施农业为一体的生态循环产业集群。旗下有“音苏提”、“南达家品”、“天山南北”等品牌。

  2014年12月26日,南达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新三板(证券简称“南达农业”,股票代码831567),成为喀什地区第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此外,南达新农业还是喀什地区第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扶贫龙头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第一家设立党组织、成立党委的民营企业。

  公司秉承“传递生态物产,呵护品质生活”的使命,将帕米尔原生态纯净物产传递到千家万户,全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高端农业品牌。

  林乐宣的创业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程曲折、励志,从无到有打造出喀什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民营品牌,生动诠释了一个温州商人的崛起之路;后半程疯狂且不失理智,在南达最鼎盛的时候大举转型,以乳制品为突破口,投身新农业,并交出一家新三板上市公司的成绩,体现出一个企业家的野心和智慧。

  创业27年,酸甜苦辣尝尽,林乐宣的回忆中处处闪现着浙商的吃苦精神,对市场的敏锐嗅觉,以及最重要的一点:对品质贯穿始终的追求。

  国内乳制品市场竞争惨烈,这种局面近些年有增无减,新疆也不例外。南达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且偏居祖国最西部,不但顶住了伊利、蒙牛等乳制品巨无霸的市场扩张,占据南疆行业老大地位,还把产品布局到内陆地区,俨然已经成为乳制品行业的一颗新星。当初创业维艰,林乐宣强调用品质立足,如今形势大好,林乐宣谈的最多的仍旧是品质,如他所说:“南达的优势,就是品质的优势!”

  在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的今天,林乐宣为南达立下标准:“要用做给自己父母亲人吃的信念将产品质量做到极致。”拳拳之心,令人敬佩。追求健康生活的时代趋势,坐拥全国最好的农业资源,以及对高品质的不懈坚守,南达能达到怎样的高度,令人期待。

  品质立足:白手起家,温州人崛起喀什

  1988年离开温州楠溪江之前,林乐宣做过木匠,谈起那段岁月,他仍为自己当年的手艺感到自豪。如果不是羡慕同乡人寄回家的汇款单,执意要出来闯荡,或许今天的温州会多一位木匠,少一位优秀的企业家。

  在那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信息更多是口口相传。林乐宣有亲戚在喀什,听说那边离边境近,有口岸,好赚钱,于是辗转火车和汽车,历时九天九夜,从温州来到了祖国最西部。那年他19岁,随后两个弟弟也跟随他而来。

  和很多温州商人一样,林乐宣从最小的生意做起,在集市上摆地摊,卖的是前一天晚上做的裤子,一条能赚5毛钱。那段时间,浙商的吃苦精神在他们兄弟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住的是没有家具的土房子,一年要搬七八次家。晚上做裁缝,累了就倒在布匹上躺一躺,天不亮就得去集市上占地盘。除了喀什市里,周边的集市他们也去赶,最远要跑出去几百公里。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是谋生问题,没有时间去抱怨:“那个时候没有苦的概念,只要能赚钱就去做。”

  除了能吃苦,林乐宣还具备浙商敏锐的市场嗅觉。1990年,国有商场开始出租柜台,林乐宣果断入驻,成为个体户。1991年苏联解体,喀什凭借“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地理优势,边贸生意兴起,中亚国家、巴基斯坦商人定期到喀什来交易。林乐宣的货物都是东部沿海采购的,从款式到质地,都比同行高一个档次,经常不等上架就被一抢而空,有时候一天仅衬衫就卖出上千件。

  

 

  虽然是小摊贩起家,但林乐宣的管理理念一直很超前,随着生意初具规模,他不满足于租下更多柜台,开始寻求公司化发展。1993年,林乐宣成立了喀什地区第一家民营企业——喀什南达贸易公司。这年杭州发生了著名的“火烧温州鞋事件”,温州政府以此表明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决心,挽回市场对温州商品的信心。这件事对远在喀什的林乐宣触动很大,他规定南达的商品如果出现质量问题,一律包退包换,不找任何理由,同时他们还在喀什市工商局设立先行赔付基金。这种迥别于其他商家的态度,很快为南达赢得了名声。同时,整个喀什的商业服务水平也被带动,提升了几个档次。

  想从同行中脱颖而出,林乐宣决定走差异化发展路线,他发现浙江、福建一带小商品丰富,于是亲自去采购,在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这些商品非常畅销。除了紧跟时尚和潮流之外,他还坚守一条标准:“必须要进一些质量好的东西来卖。”

  凭借着高品质的商品和诚信经营,南达开始迅速发展,几节柜台扩大为两层楼的商场,装修豪华,生意火爆。尤其到了节假日,柜台前总是排起长队。晚上下班后,三兄弟提着一大包现金回家,倒进塑料盆里一起数钱。今天回忆起来,林乐宣还会流露出一丝喜悦,但他也表示“现在再也找不到这种感觉了。”毕竟那是创业者掘到第一桶金的喜悦,这种感受往往只有一次,但会刻骨铭心。

  1997年11月17日对南达人来讲是一个噩梦,一场大火殃及南达,将南达商场烧得面目全非。当时为了应对年底销售旺季,公司的钱都变成货物,储备在仓库中,也一并受灾。林乐宣第一时间从广州赶回喀什,结果听到关于自己跳楼的传言,人们都觉得南达挺不过这一关了。事实出乎所有人预料,不出半个月,林乐宣在隔壁一家国营商场租下半层楼,继续营业。这家商场的经理兼书记杨筱君被他的这种精神折服,后来也加入南达,成为南达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伙创始人。

  这场灾难也让林乐宣更加坚定了对品质的追求。南达能迅速重生,除了个人的努力,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的认可,以及供应商的信赖。尤其是供应商,他们相信南达的品牌价值,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仍旧提供货源。

  

 

  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南达不但重新站了起来,还是涉猎各领域,旗下百货商场增加到3个,连锁超市十几家,几乎垄断了当地的小商品零售业,投资的温州大酒店也是一流的餐饮消费场所,公司年净收入上千万。

  无论进入哪个行业,林乐宣都坚持一个标准:要做就做最好的。关于这种追求的起源,他回忆起小时候做木匠的经历:“我爸爸带我去做木工的时候,把最难做的都交给我,我从学木工开始,就自我要求很高,如果质量做不好,自己这一关都无法通过,必须要把它做到最好。”

  雄心壮志:地处边疆,对标国际一流企业

  2004年,南达在喀什如日中天,林乐宣却宣布公司要转型,新领域不是驾轻就熟的商贸和服务业,而是养奶牛,做农业!当时南达经营的商场在南疆数一数二,很多品牌比乌鲁木齐引进的还要早,在时尚和品味方面不输给东部沿海城市,南达俨然已经成为高品质的代名词。那林乐宣为什么要放弃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优势产业,进军一个陌生领域?背后的机缘今天看来更像是一种使命。

  2004年媒体大肆报道德隆集团进军乳业,这家曾经全国最大的民营企业出手不凡,连续在新疆地区收购奶牛场。林乐宣觉得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便投资上千万,收购了喀什最大的奶牛场,伺机转手卖给德隆集团。不曾料到,一个月后德隆集团轰然倒闭,林乐宣的奶牛场砸在了手里。他形容当时的境地:“如同在沼泽里挣扎,越陷越深。”

  就是在这段时间里,林乐宣重新审视这个行业,发现其中大有作为。喀什的光热水土资源使得这里成为最适合发展农业的地区,新疆被誉为“瓜果之乡”正是得益于南疆的自然条件。如果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将畜牧产业、乳品产业、林果产业连接起来,打造一条生态循环产业链,必然前景广阔。这个想法让一直有志于做实业的林乐宣非常激动,他不再转让奶牛场,反而还从倒闭的德隆手中收购了几百头美国优质奶牛。

  

 

  林乐宣之前对奶牛一无所知,甚至不知道奶牛只有在哺乳期才会产奶。真正进入畜牧业之后,他才发现困难超乎想象。老奶牛场面临三个问题:一是牛舍年久失修,因为担心牛舍倒塌,每逢雨雪天都要把牛赶出来。二是牛奶加工设备呈半瘫痪状态,生产全靠人工,效率低且不卫生。第三个问题最严峻,养牛场周边住了很多农牧民,他们饲养家畜对养牛场的防疫工作是个极大的威胁。

  综合考量,林乐宣认为当务之急是建造一个新养殖基地,但他给出的选址让人瞠目结舌,他要在广阔的戈壁上建养牛场。林乐宣还记得养牛场的老员工当时怎么说自己:“林乐宣是不是疯了,那个地方能养牛?”戈壁滩虽然面积大,好规划,有利于防疫,但那里寸草不生,又是风口,常常飞沙走石。熟悉林乐宣的人则说:“温州人眼里没有困难,只有方法,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把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

  林乐宣带着众人的不解和嘲笑,开始了愚公移山般的戈壁改造计划。戈壁滩上全是卵石,没有土壤,也就无法种植。在当地人的指引下,林乐宣在戈壁上开渠筑坝,引来携带泥沙的雪山融水,等水渗入地面,泥沙便留在了地表。这个过程反复几次,再从农民那里买来优质土壤,掺上牧场的牛粪,花费3—5年才能改良出一块合格的土地。

  

 

  改良土壤、种树、修路,这样的工作重复了五年,南达终于在戈壁上建起了现代化的养殖基地。今天走进这片基地,随处可见的杨树和柳树,望不到头的有机牧草,以及现代化的牛舍和工厂,已经没有半点当初戈壁的影子。

  创造奇迹的过程必定是艰难的,巨大的资金投入难以在短期内取得回报,林乐宣把商贸、超市、酒店的收入全部投入到新事业中,并逐步将资产盘出,退出这些领域。最困难的时候兄弟几个把房子都卖了,租房子住。2007年底,南达的奶粉生产线终于投产,日处理鲜奶80吨。

  谁曾料到,就在这苦尽甘来之际,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中国乳制品遭遇了行业史上最大的危机,三鹿更是一夜之间信誉尽失。行业恐慌导致奶粉滞销,不久就传出养殖户杀奶牛的新闻,林乐宣做了最坏的准备。结果再次出人预料,南达的奶粉不但没有受到污染,还因为品质出众,被世界乳制品巨头广州达能选为奶粉供应商,加工的产品畅销珠三角。

  当时国内乳品企业大多采用“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生产,一方面解决企业奶源问题,一方面帮助农民增收,还可以拿到国家财政补贴。南达也曾做过类似的尝试,但“三聚氰胺事件”之后,他们果断砍掉这种模式,全部改为“公司+基地”模式,自己养牛,自己加工,宁愿下笨功夫,也要保证奶源品质。

  2009年南达从国外引进生产线,开始生产液态奶,对原奶需求明显增加,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从农户处收散奶,把质量保障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林乐宣算过一笔账:“如果我们收散奶,多增加产量,每年光这一块可能会多挣500万到800万的利润,但是我们还是下定决心一公斤散奶都不收。”

  付出就有回报,到2011年南达生产的乳制品在南疆市场占有率已经排名第一,营收过亿。此后,更是凭借着高品质通过了自治区和国家“学生饮用奶”奶源基地认证,有机奶源基地认证,并被农业部授予全国第一批标准化奶牛示范牧场。

  

 

  

 

  林乐宣为南达提出了新的目标:对标国际一流企业!只有用这样的高标准要求自己,才能做出最令人放心的食品,提供给人们高品质的生活。这个目标在南达得到了充分的践行,比如欧盟的原料奶菌落标准为10万CFU/ML,而南达的标准为1万以内CFU/ML。公司还请欧洲一流的设计师团队,为南达乳制品策划设计新的Logo和产品包装,效果显著。

  南达今年新开发的乳品命名曾经在“南达佳品”和“南达家品”之间犹豫不决,最终林乐宣选择了“南达家品”,他希望告诉大家,南达是以给家人食用的标准来做食品,绝对值得信赖。

  顺势而为:把握资源优势,拥抱新农业

  在竞争优势的可持续化问题上,企业通常有两种选择,结合上下游打造产业链,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正是出于这两方面的考虑,林乐宣为南达选择了走新农业的道路,目前看来,这是一条正确的道路。

  畜牧养殖是一个高投入的行业,打通上下游,既能保证食品安全,又充分利用了资源,节约成本。南达在养殖基地上万亩的土地上种植有机牧草,建立温室大棚,牛粪则通过沼气处理站,变为有机肥料和清洁能源使用。

  

 

  喀什最大的资源优势是当地的自然环境,紧邻帕米尔高原,每年日照时间超过3000个小时,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雪山融水灌溉,这些独一无二的条件造就了喀什绿洲生态环境,使这里成为最适合发展高端农业的地方。瞅准这一点,2009年南达建起自己的林果基地,面积达1万6千亩。一条畜牧养殖、乳制品加工、林果产业、饲草料种植的新农业循环产业链被打造出来。

  

 

  

 

  2013年,南达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公司从单一的乳制品加工企业提升为新型农业企业。原产地优势和以品质为本的经营理念,让南达的产品以高品质著称,但林乐宣并不满足,毕竟喀什距离内陆消费市场太远,品牌知名度还不够,要想走出去,必须走差异化发展路线,放大自己的特色。他为南达产品的差异化定位依旧是在品质上下功夫,南达要做绿色、有机、健康的食品,要做最具竞争力的高端农业品牌。

  做有机食品考验的不仅是毅力,更重要的是责任心。在南达林果基地,生长着几千亩枣树,每年光是人工除草一项,就要花费上百万,但林乐宣坚持不用除草剂。很多人想租一块未开垦的土地做厂房,林乐宣宁愿地闲着,也不赚这份送上门的钱,他担心土地被污染。这些别人看不到的付出,林乐宣一刻也不放松。从当年开最高档的商场,一流的酒店,到今天做有机健康食品,南达本身已经成为品质生活的代名词。

  新疆美食在内地口碑很好,短板是路程遥远,运输成本太高。林乐宣也意识到这个问题,但他相信消费者的判断力:“南达的产品我们重体验,让消费者去体验,去判断这个东西好不好,是不是物有所值,通过口碑来营销。”即便价格比同类产品偏高,他也不担心:“我们选最好的原料,做出最好的产品。现在只要有好产品,识货的人还是很多的。”

  事实正在朝着林乐宣的预测发展,南达“音苏提”品牌有机乳品、“南达家品”品牌特色乳制品销售渠道正快速向疆外市场拓展,已和永辉超市、顺丰优选(嘿客)、长三角地区烘焙系统和上万家温商连锁超市进行合作,未来不久将进军全国市场。

  

 

  2014年12月26日,南达新农业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新三板,这也是喀什地区第一家新三板挂牌企业。林乐宣很清楚资本的力量:“真正要把企业做大,必须借助资本力量,把你的资产想办法资本化,把资本证券化,这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但他更清楚一家企业生长和发展靠的是品质:“资本的力量无穷大,但资本市场只能给你助力,让你发展,你不能完全依靠它,最重要的还是把企业做扎实。企业做不好,你上什么都是没有用的。”

  从初到喀什的青葱少年,到今天的实业家,林乐宣雄心壮志不减,只是这份坚毅更加内敛,静水深流。他知道做事业是一辈子的事情,关于将来,他并不着急:“我宁愿发展慢一点,多做两年,也不能放低要求。对我一个创业几十年的人来说,是耐得住寂寞的。”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