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国食品网 » 食品资讯 » 水产品

正文

“空降大闸蟹”非易事 能否入关仍是未知数

发布日期:2013-08-24  来源:新京报   浏览次数:5727

淘宝聚划算几日前推出了团购德国大闸蟹活动,受到消费者热捧,不到一周就预售出了近30万只。然而就在“吃货”们期望之时,22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德国大闸蟹还未获准进口。那3万消费者的下单是否会成泡影?进口一只大闸蟹到底有多难?互联网预售C2B模式在解决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同时,还存在哪些瓶颈?

中国食品网讯

“空降大闸蟹”非易事 能否入关仍是未知数

  中国食品追溯8月24日讯:淘宝聚划算几日前推出了团购德国大闸蟹活动,受到消费者热捧,不到一周就预售出了近30万只。然而就在“吃货”们期望之时,22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消息称,德国大闸蟹还未获准进口。那3万消费者的下单是否会成泡影?进口一只大闸蟹到底有多难?互联网预售C2B模式在解决农产品产销对接的同时,还存在哪些瓶颈?

  聚划算开团德国大闸蟹 不到一周预售出30万只

  8月18日起,淘宝网上一则德国大闸蟹首次销往国内、聚划算直供的消息引起消费者注意,在微博等社交媒体上,德国大闸蟹被引进的消息也广为传播,很多消费者表示已下单团购。

  记者在预售页面看到,德国大闸蟹被介绍具有为“生长在水质一流的易北河”“基因纯、无杂交”“野生环境下成长”“无激素抗生素”等众多优点。而价格方面,进口大闸蟹与国内大闸蟹相差无几,如一款12只礼品装的价格为299元。

  不贵又看似美味安全的德国大闸蟹引来消费者追捧。据聚划算方面统计,截至21日上午10点,4天内3万多消费者抢购了8万斤德国大闸蟹,总数量近30万只。

  据此次聚划算德国大闸蟹供应商-大地原生相关负责人焦剑表示,他们公司与德国一家大型水产公司达成协议,由对方负责捕捞和分拣。由于此次采用的是预售模式,焦剑称,18日至25日为订单收集期,预售结束后,由德国水产公司开始捕捞大闸蟹,接受德国当局检验检疫,通过后大闸蟹被分批送达当地仓库进行冰鲜包装,运送至国内机场,并再次接受国内的检验检疫,最后分装发货至消费者手中。

  德国大闸蟹还未获进口许可 “空降大闸蟹”非易事

  “德国大闸蟹真的能这么容易地运到国内吗?”“会不会成为外来入侵物种”“如果吃出问题,怎么办?”在德国大闸蟹热卖之时,消费者也提出了诸多担忧。

  根据现行我国法规规定和国际通行做法,大闸蟹类水生动物在首次对我国出口前,须由出口国官方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正式提出申请,经过严格的风险评估和一系列检疫准入程序,如中国官方认定其风险可控并在可接受风险水平内,由进出口国官方确认卫生要求和检疫证书后才可出口。

  而国家质检总局22日发布消息称,目前,国家质检总局既未收到德国官方的正式申请,也未收到企业进口德国大闸蟹的检疫许可申请,即德国大闸蟹还不具备对华出口资质。质检总局还称,未经法定准入和检疫合格的德国大闸蟹存在诸多风险。但其也表示,若国内的确存在消费需求,且德国官方正式申请对华出口大闸蟹,其将按法定程序同德国官方密切合作,妥善解决德国大闸蟹检疫准入问题。

  浙江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监管处副处长万嘉群也向记者说,要进口此类水产品是件很复杂的事情。“市场准入很严格,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进口会不会有疫情,这个物种会不会对国内生态产生不好影响以及对民众的健康是否会产生损害。只有通过风险评估,才会允许进口。”

  万嘉群说,前期两国的商谈需要耗费一定时间,商谈完毕,要签订协议,相关企业还要办理检疫许可证。在真正进关时,相关部门还会进行抽检,“中国消费者要吃到德国大闸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大闸蟹能否入关仍是未知数

  质检总局的消息一发布,很多消费者担心他们吃到德国大闸蟹的愿望恐会落空,向聚划算及卖家讨相关说法。还有消费者注意到,聚划算方面在发布消息时,曾表示德国大闸蟹通过了德国和中国的检验检疫,质疑聚划算欺骗消费者。

  聚划算方面22日回应质检总局的通告称,通过预售看到国内消费者对德国大闸蟹有极大的需求,同时其表示,互联网的预售模式,有别于传统的贸易模式。聚划算还强调,其平台及平台商家的经营行为,需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咨询退货事项时,其客服人员表示,“所有德国大闸蟹的预售蟹卡会尽快开始发货,请耐心等待。”如果消费者不愿意继续等待,可以申请退货。

  有消费者认为,若是预售得轰轰烈烈,到最后却爽约的话,这次活动会成为一个笑话,伤及网购的信誉。

  律师:如被海关拦截应为消费者退款

  上海泛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春泉认为,新兴的C2B商业模式已在团购领域广泛兴起,如果没有其他行政或前置类的许可要求,这种售卖模式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动植物进口需要特殊的检验检疫控制,其前置条件非常严格,因此应拿到相关许可;如果最终被中国海关拦截,也应做好为消费者退款的准备。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中国食品网所有,如要转载,需注明“信息来源:中国食品网”。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中国食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友情链接

电话: 0371-86563572  邮箱:kf@zhuoqi365.com  版权所有:河南卓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豫ICP备09039160号